有一种病,不止抖抖抖那么简单

文章来源:神经内科 作者:陆慧珍 点击数:323 更新时间:2025-04-09

帕金森病的关键症状是

手抖?腿抖?行动慢?还有可能是...

老陈79岁,确诊帕金森病10年。患病以来,他坚持按时吃药,坚持做康复训练,件件都没落下。但最近总在起床或久坐起身时眼前一黑。

“不就是起猛了嘛!”起初他没在意。

直到有一次差点摔骨折,他慕名找到我院帕金森病专科门诊王传刘主任医师,经过卧立位血压测试,终于找到了病因。

躺平时血压:125/80 mmHg

起身3分钟内:85/50 mmHg

“您这不是普通的头晕,是帕金森伤到了自主神经的‘血压遥控器’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原来,是帕金森病导致血压“过山车”!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陈的活动能力有了改善,可在搀扶下行走,并且无晕厥发作。

帕金森病的自主神经损害是进行性的,体位性低血压是疾病进展的标志之一,而这种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nOH)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多见于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单纯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此外,帕金森患者还可能伴随“无症状性低血压”,即在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但未出现典型的头晕、黑矇或晕厥等症状,同样具有潜在危害。特别是在清晨、餐后1小时以及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

“帕金森病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王传刘提醒,早期识别和健康管理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科普

01体位性低血压有哪些风险?

易导致突发头晕、黑矇或晕厥,显著增加跌倒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易引发髋部、脊柱或腕部骨折。反复体位性低血压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TIA)甚至脑梗死。患者因害怕跌倒,可能减少站立或行走,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进一步恶化,而体位性低血压症状频繁发作时容易焦虑、抑郁。

02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健康管理

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快速起身,从卧位或蹲位改为站立位时,动作要缓慢,可先坐起片刻,再慢慢站起,以减少血压的波动;夜间排尿时尽量使用床边便椅。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处于高温环境中,血容量减少易导致低血压,通过穿弹力袜(腰腹加压型)、扎腹带等方式,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提升血压。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会使体温升高、外周血管舒张,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建议尝试专门针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锻炼,如双腿交叉站立、踮脚尖等,通过增加下肢肌肉的收缩,促进血液回流。同时在运动前保持水分充足,避免使用跑步机走路或跑步等直立运动。

调整饮食:适当增加水盐摄入,日常可少食多餐,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餐后低血压,建议在餐后休息30分钟。

定期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在卧位、坐位和立位时的血压变化,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如果出现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应及时测量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平卧休息、补充水分等。

03体位性低血压的自测方法

第一步:静卧5分钟,测量基础血压

第二步:缓慢站起,分别测量1分钟、3分钟、5分钟时的血压

当身体从卧/坐位变为直立时,血压无法维持(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或者站立不稳甚至晕厥,需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