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锁定“元凶”,衢医呼吸介入团队创新破解肺癌大咯血难题!

文章来源:宣传统战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徐凯丽 点击数:248 更新时间:2025-07-03


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支气管镜下新型气道球囊封堵术,成功为一名晚期肺鳞癌伴大咯血高危患者实施精准止血治疗,彰显了在复杂咯血救治领域,“精准气道介入”的独特优势与创新价值。

有实力,求医难题终破题

晚期肺癌合并大咯血,省级医院多次血管栓塞未果,希望似乎变得渺茫...

70岁的吴爷爷(化名),去年确诊为肺癌晚期,尽管接受了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但肿瘤仍在缓慢进展。

近一个月,吴爷爷出现反复、大量咯血,每次咯血将近100ml,血红蛋白也从132g/L暴跌至危急值57g/L(不足正常值一半),面临缺氧、窒息风险。

期间赴省级医院接受2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这是治疗严重咯血的一种常用的经血管微创介入方法。然而,对于吴爷爷这种肿瘤侵蚀导致的出血,由于肿瘤血管紊乱,血管栓塞止血效果不佳,术后咯血仍持续反复。

在省级介入医师“找呼吸科看看”的建议下,家属果断决定返衢,来到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后,主管医师方剑对吴爷爷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并申请了科内会诊,科室讨论决策,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金旭如领衔的呼吸介入团队为吴爷爷施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有专攻,团队敢啃“硬骨头”


第一步:支气管镜下可见左侧支气管腔内大量血液灌注及血凝块堵塞,球囊逐级封堵,清理气道后,锁定出血源头——左下叶背段。

第二步:左下叶背段,解剖位置刁钻,为了封堵稳固,凭借超细支气管镜更小的管径和更灵活的操控性,将新型封堵球囊导管,精准引导并置入左下叶背段支气管腔内,充盈球囊后完成封堵。

第三步:在封堵导管到位后,通过球囊前端的导管侧孔,在出血管腔远端注入止血药物,双重保障止血效果。

术后吴爷爷咯血完全停止,效果立竿见影,饱受咯血折磨的吴爷爷举双手点赞:“满意!对我们自己的衢医很满意!”

气道封堵球囊留置4天后顺利拔除,吴爷爷未再出现咯血,血红蛋白也迅速回升到100g/L以上,顺利出院。

科普小课堂

肺癌大咯血的治疗方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是治疗严重肺咯血的一种常用微创方法,医生从大腿根部血管放入细导管,找到肺部正在出血的血管,注入栓塞材料把它堵死,达到止血目的。对于不能清晰定位引起的咯血,往往治疗效果欠佳。

支气管球囊封堵治疗咯血技术:

直接定位

支气管镜能进入气道,在直视下找到确切的出血部位。

直击要害

清理气道,恢复通气;使用气道封堵球囊,封堵出血部位支气管,隔离出血源。

双重保障

封堵球囊导管前端注入止血药物,作用于目标靶位,效力更强。

呼吸介入视角下的咯血救治

核心在于三个“第一”:

1 第一时间精准定位出血部位

2 第一时间清理气道、恢复有效通气,救命保肺

3 第一时间隔离出血源,防止窒息

对于血管栓塞治疗效果不好的咯血患者,用球囊精准封堵靶出血支气管,留置一定时间,可以直接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次运用精准球囊封堵术成功救治难治性晚期肺癌大咯血患者,再次彰显了我院呼吸介入团队直面挑战、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

未来,我院将继续深耕呼吸介入领域,不断精进技术,优化方案,为市域内外更多复杂、危重、难治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有温度的“衢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