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隐蔽的杀手
文章来源:妇科 作者:李锦 曹敏 点击数:5213 更新时间:2014-06-12
刚刚施行了大手术的刘大姐躺在病床上后悔莫及,原来7年前,她在体检时发现右侧卵巢有一直径3cm的囊肿,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结合各种临床资料,考虑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建议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但刘大姐认为,既然是良性,是否手术都无所谓,只要定期观察,发现肿块有变化再手术也不迟。刘大姐拿出一大叠记录肿块7年里生长轨迹的检查单,囊肿从3cm缓慢长到5cm,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变化。每次复查后医生苦口婆心地劝说手术,她觉得完全是杞人忧天,但最近的一次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刘大姐傻眼了:5cm肿块一下子增大到了9cm,肿瘤标志物也明显升高!各项证据表明囊肿恶变了!尽管马上手术切除了子宫、卵巢、输卵管和盆腔淋巴结等脏器,但已为时过晚。肿瘤播散转移,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所有卵巢囊肿,排除生理性囊肿后,均应及时手术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块性质”,妇科主任医师夏利花如是说。
市人民医院妇科每年都要接诊大量的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的早期卵巢癌患者为常规体检发现盆腔包块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才确诊,少数患者甚至在行其它妇科手术时术中意外发现。“卵巢癌的常见症状,如胃肠道症状、腹胀、疼痛、月经改变、消瘦等,多见于中晚期患者”,妇科主任徐金贵说,“早期患者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定期体检对育龄女性非常重要,如发现有盆腔包块、卵巢囊肿要密切关注,进一步检查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应积极处理、及时手术。”
那么,对于彩超、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无恶性肿瘤依据的盆腔包块患者而言,是否就可以不用治疗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早期卵巢癌不仅症状不典型,彩超、CT等同样不具有典型表现。盲目相信彩超、CT等检查结果而放弃手术治疗,不仅可能错过卵巢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而且也可能增加原有肿瘤癌变的几率,刘大姐就是一个例子。
随着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无论你是否愿意,卵巢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正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线。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的统计,全世界卵巢癌的发病率大约为十万分之六点三。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以50岁左右的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最多见。从来源来看,卵巢癌既可原发于正常卵巢组织,亦可继发于卵巢良性疾病,如巧克力囊肿、良性肿瘤等。
卵巢癌的预后与期别直接相关。在卵巢癌未扩散到卵巢以外之前,其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当卵巢癌扩散以后,其5年存活率仅为25%以下。由于卵巢癌生长部位隐蔽,约70%以上的初诊患者已向盆腹腔转移,这也是其病死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的原因。
卵巢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生育情况、精神因素、遗传及环境有关。妊娠可使育龄妇女发生卵巢癌的机会逐渐降低。妊娠及哺乳期间,卵巢停止排卵,因此,一次生育可让卵巢休养1年多。相反,不孕会让女性更易患卵巢癌。在现有医疗技术条件下,卵巢癌还不能完全根治,合理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极大地提高生存率。环境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它的态度和方式。豁达地对待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远离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