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患者的日常生活小常识
文章来源:输液室 作者:杨静 点击数:6688 更新时间:2014-09-20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及长期输液患者的治疗当中。因PICC导管的使用仅次于急救护理的中心静脉导管,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除对其进行定期(每7天一次)的专业护士维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携带这样的导管,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普通的家务都可以完成:如煮饭、洗碗、扫地等;手臂可以做一般的活动,如弯曲、伸展,空闲时,提倡握拳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的形成机率。
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游泳等,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置管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就可以了。
平时可将对袜剪掉封口,套在穿刺部位,尽量减少衣物的摩擦,注意衣服袖口不宜过紧,穿脱衣袖动作应轻柔,防止导管脱出;睡眠时不要压迫穿刺侧的肢体。
避免带管的手臂过度用力以及长时间的弯肘动作,如玩手机、游戏机,或肘部反复的屈伸运动如提重物、擦地板、抱小孩、公车拉环、托举哑铃、引体向上等。
儿童患者应嘱咐不要玩弄导管的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导管拉出体外。
如因对透明贴膜或胶布过敏,请提前告知护士,给予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并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间隔时间(每周2次);每天需要观察贴膜处及导管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随时就诊处理。
出现以下异常情况需要马上到正规医院进行处理:
(1)贴膜下有汗液,卷边,松动或潮湿时。
(2)导管有可见回血,脱出或内缩的现象。
(3)穿刺点有液体渗出;穿刺点渗血,按压没有效果的时候。
(4)穿刺部位或沿静脉走向出现局部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有分泌物,有硬块的时候。
(5)置管侧手臂麻木,疼痛,烧灼感。
(6)置管侧手臂肿胀,臂围增加2厘米。
(7)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38度及呼吸困难。
(8)导管有裂开或破碎,应立即反折导管固定并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