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病人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何文君 点击数:6168 更新时间:2014-10-23
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运用于临床已经多年,在我国每年有上万例病人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部分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了一定疗效。
自1998年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脏起搏治疗以来,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现每年有100余例病人接受心脏起搏手术,许多起搏器植入病人常常惊讶于他们能够如此迅速从起搏器手术中恢复。一开始,在创口附近可能有些微不适,一段时间后就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了。
安装了起搏器之后,您出院后应该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呢?
1.出院后一周复诊,了解与观察拆线后的切口情况,如有手术切口处发热、疼痛或流液等感染症状,及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不要直接按压您的起搏器。
2.装入起搏器后,为了固定电极,埋入起搏器的一侧手臂在1-2周内最好不要高举,但可以轻微地活动手臂。术后6周内避免抬举>2.5 kg重物,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避免做过度用力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等。电极植入后1-2月便可稳定固定,不满1-2月的电极容易移位和脱离心脏壁。2月后术侧肢体进行爬墙式的锻炼。
3. 每天安静时(特别是早上起床时)数脉搏,然后记在本子上。
4. 按手术医生要求定期起搏器程控:一般为术后1、3、6、12个月,以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检测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是否安全、电池消耗情况,以便充分地进行健康管理。此外,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头昏、四肢浮肿、不停呃逆或感到异常发热时应及时与手术医生联系进行检查。(我院心血管内科制定了年度起搏器随访时间表,您可随时在病房护士站领取)。
5. 随身携带起搏卡(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 安装日期、品牌等)。起搏器年限一般是6年(双腔),8年(单腔)。
6. 远离强磁场、电场 :核磁共振仪、电手术刀、除颤仪、透热疗法治疗、放疗、Y射线装置、冲击波碎石仪、床垫型或枕型磁疗仪、射频消融、经皮电神经刺激。(部分医疗设备在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后仍有可能可以使用)。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昏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宜使用该种电器。雷雨天不在户外活动或逗留,不使用电热毯、电按摩器、电烙铁等,防止发生触电使起搏器发生故障。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若能正确做好自我管理与监测,您也可以像普通人一幸福地生活、学习、工作、旅游,提高您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