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理解巴老的痛苦

文章来源:沈铭贤 作者:健康报 点击数:8031 更新时间:2013-07-29

    近日读到新华社记者赵兰英的文章《巴金的痛苦》,感慨良深。文中写道:“巴金的痛苦在于他的病体,更在于他的心灵。熟悉和了解巴金的人,其实心里都是痛苦的。他们希望他健康长寿,不愿意看到他痛苦。一切热爱和尊敬他的人,谁忍心他安乐死?谁又有权应允他安乐死?”我相信,如此文情并茂的字句,一定会激起每一个热爱巴老的人的强烈共鸣。
  最让我心灵震颤的是,病中的巴老不只一次地表示,长寿对他是一种惩罚,他还多次要求安乐死。一个文坛泰斗,活了近百岁的高龄,在正常人的心目中可谓福如东海,开心都来不及,怎么反而成了惩罚呢?一位国之瑰宝,医疗护理条件这样优越,怎么会想到安乐死呢?巴老曾大声疾呼:“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他那5集《随想录》,用真话不知感动和教育了多少人。现在,面对生死的敏感话题,巴老再一次讲了真话,振聋发聩的真话。
  然而,巴老的痛苦却可能不为众人所理解,因为它与传统观念有着尖锐的冲撞。“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这是我国医学经典《内经》中的一句名言。人们希望长寿,追求长寿,甚至长生不老。长寿成了幸福快乐的象征,与痛苦惩罚风马牛不相及。
  从医疗观念来看,救死扶伤、延长生命被认为是医生的天职。一篇广为流传的医德箴言写道:“即使病入膏肓无药救治时,你还应该维持他的生命,解除当时的痛苦来尽你的义务。如果放弃就意味着不人道。当你不能救他时也应该去安慰他,要争取延长他的生命,哪怕是很短的时间。这是作为一位医生的应有表现。”因此,一心赴救乃天经地义,放弃治疗是不允许的,更遑论安乐死。
  不能说这些观念过时了或者错了,但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医学那么发达,创造了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基因治疗之类的奇迹,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医学再发达也不可能消灭疾病,更不可能消灭死亡。疾病和死亡与健康和生命相生相伴,难分难解。医学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要努力提高生存重量,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水平,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使“人人享有健康”。这便是当今盛行的把“生命神圣”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的理念。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身患绝症又极端痛苦的终末期病人,完全丧失意识又不可逆转,生命质量几近于零,就有可能生不如死,长寿也由幸福快乐转化为痛苦惩罚。
  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巴老可以安乐死。安乐死是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的。巴老患的帕金森舞蹈病,虽然目前不能根治,但并不是像晚期癌症那样的“绝症”。这些表明,巴老不适宜安乐死。临终关怀倒不妨一试。临终关怀致力于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痛苦,尽可能使他们没有痛苦地、安宁地、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同时也减轻家属的痛苦,进行临终教育,但不积极抢救,不用贵重药物。
  临终关怀在世界上发展很快,广受欢迎,被认为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新发展,既免除了病人的痛苦,又节省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香港富商李嘉诚先生为推动临终关怀事业,捐巨资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宁养院。然而,此举并不被看好。一些病人和家属听说只是“关怀关怀”,却治不好病,连连摇头,甚至认为不吉利、触霉头。可见传统观念多么根深蒂固。
  其实,先贤并不忌讳死亡,而主张正确对待死亡。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就倡导“生死俱善”的理想,庄子也主张“安时处顺”。到了宋代,张载进一步提出“存顺没宁”的思想。明代王阳明说得更为深刻透辟:“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巴老的痛苦再一次唤醒我们反思和变革不适当的传统观念,努力做一个通达的尽性至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