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灼灼耀三衢,仁术流芳润浙西"2025年中华医学会临床微生物学基层培训计划(微光计划)衢州站圆满收官

文章来源:检验科 作者:王胜 点击数:306 更新时间:2025-06-10


6月5日至7日,在中华医学会成立110周年之际,中华医学会临床微生物学基层培训计划(微光计划)学习班在衢州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我院承办,衢州市医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协办,来自浙西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感染性疾病诊疗等相关领域的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推动基层微生物检验能力提升。

本次活动由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副主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领衔,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宏斌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华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李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青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嵘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我院陆军主任、祝进主任、陈芳建、赵冬冬、卢伟力、熊俊峰等本地权威专家,共同组成"学术+实践"双轨导师团队。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三级指导体系,既保证了学术高度,又增强了实践指导的针对性。

副院长陆炜致欢迎辞,对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本地医疗水平。随后,王辉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向我院赠送了最新版的《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和《肺炎的基础与实践》等专业书籍。

开幕式赠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以《新时代构建多维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体系》为题,结合多年帮扶经验,强调检验与临床协作的重要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宏斌教授深入解读《微生物药敏报告审核和解读》,为基层检验人员提供实用指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华教授通过《PJ的定植和感染》的讲解,分享了PJ感染和定植的前沿诊断;中日友好医院李辉教授则从发病机制到临床实践,系统剖析了《病毒性肺炎的发病过程与诊疗策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青教授带来《优化血培养流程,加速微生物报告新模式》,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指明方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嵘教授在《肠道病原菌筛查和发现》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微生物检验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

专家授课风采

期间,部分参会人员到我院检验科实地参观,对科室的自动化建设和流程优化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基层实验室建设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这次培训既有高度又接地气,特别是实地参观和专家指导,让我们对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应用有了更深理解。"一位来自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医师感慨道。

下午的培训设置了MDT病例讨论环节,微光计划专家组与卢伟力、赵冬冬、衢州市影像学专家熊俊峰等专家共同参加。王菲、陈梅琴医师分别汇报了《"钩"心斗角是是非非》、《肝衰竭合并曲霉感染的诊治探讨》两个典型病例,之后,专家们深入剖析,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为疑难病例诊治提供多学科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检验-临床"协同诊疗的魅力。

专家团队还分为三组,深入柯城区人民医院、开化县人民医院和江山市人民医院开展实地指导。通过实验室标准化操作示范、临床查房和一对一技术答疑,将先进理念和技术输送到基层一线。

自2016年启动以来,"微光计划"持续以"精准帮扶、技术赋能"为宗旨,通过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基层诊疗的可持续提升注入新动能。至今已成功举办34期,覆盖全国多家县级医院。本次衢州站活动不仅延续了项目的公益初心,更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交流等创新形式,让帮扶工作更加务实高效。未来,这股温暖的技术之光必将照亮更多基层医疗机构,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微光虽小,聚则燎原;仁术无疆,惠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