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20年的她,吃止痛药“饮鸩止渴”

文章来源:全科医学科 作者:江飞飞、吴凯媚 点击数:390 更新时间:2025-05-30

头痛加重

常规治疗无效

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严重影响生活

偏头痛怎么治?

40岁的刘女士被偏头痛“纠缠”了20余年,每当月经期、熬夜、压力大时,太阳穴总是疼痛难忍,甚至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为了缓解不适,她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把感冒药当“救命丹”服用。

然而,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发作的次数竟从每月偶尔几次,恶化到每月数十天。

经身边朋友介绍,刘女士来到我院头痛专家门诊就诊,全科医学科主任江飞飞详细询问刘女士病史,结合历次头颅CT、头颅磁共振等检查报告,诊断刘女士患有慢性偏头痛、以及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用感冒药缓解头痛,竟然是疼痛反复加重的隐患?”刘女士后悔不已。

“长期滥用复方感冒药(含解热镇痛成分),容易导致大脑痛觉敏感化,陷入‘越痛越吃,越吃越痛’的恶性循环。”

经过停用感冒药,调整偏头痛用药的阶梯式减药,3个月后,刘女士已经完全摆脱感冒药,头痛频率也减少至每月1-2次,生活重回正轨。

目前,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患者发病的时候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21种共病。

2025年5月是第二个“偏头痛关爱月”,主题是“头痛无畏,生活有为”。江飞飞提醒,偏头痛或许顽固难缠,但不是无法改变的困局。通过科学认知、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个体化治疗,完全可以减少疼痛发作。

头痛多学科综合协作治疗模式上线啦!

日前,我院推出头痛多学科综合协作治疗模式(MDT),协同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疼痛科、眼科、精神卫生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专家,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找头痛多学科诊疗?

1、病因不明:头痛病因复杂,难以通过常规检查明确诊断的患者。

2、难治性头痛:经过常规治疗后,头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或持续加重的患者。

3、继发性头痛:怀疑头痛为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颅内肿瘤、感染、血管病变等)的患者。

4、特殊类型头痛:如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的患者。

5、合并症复杂:头痛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需要综合管理的患者。

二、偏头痛≠只是头痛

典型症状:一侧性头痛,大多数以头额部、颞部为主;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等症状。

隐匿预警:大部分患者头痛发作前可能会出现疲劳、颈部僵硬、频繁打哈欠等信号。

高危人群:女性更易患病(男女比例1:3);多在青春期起病,40岁前达到高峰;常伴有家族史。

三、止痛,更需治痛

止痛药切勿使用过度,使用频率一个月不宜超过8-10天。

①预防性用药:当偏头痛发作频繁(2-4次以上/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用药。

②头痛急性期: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减轻头痛。急性止痛药物在头痛发作后1小时内服用效果更好,服用药物时,可先吃点食物以减小对胃的刺激。

专家简介

江飞飞,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学组委员、衢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帕金森病、痴呆、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疾病等的诊治。

时间:每周二下午

地点:1号楼1楼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