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做富婆,一不小心成了“腹”婆
文章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王欢 点击数:607 更新时间:2025-03-17
三月长膘,是可以被原谅的。毕竟,浓油赤酱的油焖春笋、糯叽叽的青团......简直无法拒绝!然而,“珠圆玉润”随之而来。
本想做富婆,却一不小心成了“腹”婆,肚子上的肉肉真的只是影响“颜值”吗?除了打鼾、三高、胸闷气短......它还会影响你的盆底健康。
盆底肌是一组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有弹性的吊床,托举着膀胱、尿道、子宫、阴道和直肠等盆腔器官,但是盆底肌最害怕的就是长期受到持续的压力。
很多人会认为,盆底肌松弛是产后女性才会患上的病。其实,肥胖也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诱因”之一。
盆底肌松弛不是产后女性的”专利“
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会导致腹压增加,盆底肌因此会遭受长时间的持续压力,从而变得松弛,导致盆底功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漏尿。
医生提醒:当BMI体重指数超过30kg/m²的女性,建议到妇科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盆底康复方案,早期的盆底肌修复治疗效果通常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
怀孕和分娩”伤“它最深
随着孕周增加,准妈妈腹压增高,盆底肌被压迫。长时间的挤压导致盆底肌无法承受,弹性下降,肌力相应减弱。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生产时用力挤压,造成盆底肌松弛。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妇在产后42天都应到医院进行盆底评估,并进行盆底康复。
不良习惯埋下”定时炸弹“
一些生活中不注意的不良习惯,也会导致盆底肌松弛。
01长期腹压增加的行为:如厕时间过长,过度用力排尿,便秘或用力排便、憋尿或憋便、慢性咳嗽(长期抽烟、哮喘患者)或打喷嚏、长期搬重物。
02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姿势不良,如驼背、“葛优躺”等。
03运动方式不当:高冲击运动,如长期跑步、跳跃;错误核心训练,如仰卧起坐腹部乏力不当。
04体重管理不当:肥胖或体重骤增、快速减肥。
05妊娠与产后恢复不足。
06吸烟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
07长期穿高跟鞋,长期焦虑或肌肉紧张。
盆底损伤如何恢复
1.凯格尔运动:可以锻炼盆底肌肉群,可以改善漏尿、脱垂、性交疼等问题,简单方便高效,在家也能完成。
2.生活方式干预:减重、减少增加腹压的运动,如仰卧起坐;戒烟、戒酒,减少喝咖啡的频次。
3.生物反馈+磁电联合:生物反馈是借助仪器直观反映盆底肌电信号,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训练,重建患者自主控制能力。电刺激通过特定参数的电流,刺激盆腔组织器官或支配它们的神经纤维,起到促血供,减疼痛,增加盆底肌力的作用。磁刺激是利用脉冲磁场在组织内产生感应电流,使机体组织兴奋,从而实现无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