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囊”让患者重获“心”生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郑家胜 点击数:1636 更新时间:2025-01-23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78岁的卢奶奶半月前突发黑矇晕厥,在外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后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随时有猝死的可能。
在家人的陪同下,卢奶奶来到心血管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风险,心血管内科专科团队决定为卢奶奶实施目前最先进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因为无导线起搏器可以减少起搏器囊袋感染、囊袋出血以及导线脱位的风险。
通过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日前,心血管内科程科云主任医师、金奇志主任医师和郑家胜副主任医师,共同实施“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项高难度手术。
金奇志主任医师告知:“无导线起搏器是集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于一体的新型起搏器,无需静脉植入心内膜导线,通过以“微缩胶囊”的形式植入患者的心腔内。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简单、美观,无囊袋及导线植入相关并发症,不影响肢体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治疗体验,安全性与稳定性也比较好。”
(图示为植入心脏内的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
手术过程顺利,卢奶奶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没有出现头晕黑矇,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手术第二天,我就可以下地走路了,感觉身体恢复的很快同时也没有出现头晕不适等症状,感谢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对我的细心照顾。”卢奶奶满脸喜悦的说。
术后,经过三天的恢复,卢奶奶的体力逐渐恢复,痊愈出院。
科 普
随着无导线起搏器系统的发展,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无导线起搏器作为传统经静脉起搏器的替代品,中长期随访已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给需要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没有常规静脉入路的患者,和表现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侵入性小、手术时间短、无刺激导线,无需创建囊袋,降低感染风险。并且起搏器电池的预期寿命与传统的经静脉起搏器相似。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是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衢州市高峰学科,衢州市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级内科住培基地。心血管内科设有三个病区,有固定床位110张。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10人,博士2人,硕士19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名医2人。
科室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目前已常规开展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术、起搏器置入术(包括无导线起搏器技术)、电生理检查+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右心导管置入术、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TEER)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