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屎官们,小心陷入喵星人的温柔“陷阱”
文章来源:感染科 作者:翁亮亮 点击数:1862 更新时间:2024-12-24
有猫的人,都会有这些体验
当它开心时候
会翘着尾巴围着你转,用小脑袋蹭你
会在听到你的呼唤后
跑着发出喵喵的颤音奔向你
但是并不是所有猫猫
都是乖巧可爱的哦
有些猫可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能“动手”绝不废话
1个月前,陈先生回乡下探亲,看到亲戚家养的小猫,实在是喜欢,一个没忍住当场就下手撸猫。小猫对于陈先生的“主动”,丝毫不领情,对着陈先生的手就是一口外加赠送三道血印子。对此陈先生毫不在意,在水龙头旁边随意冲了冲水,转头就继续撸猫。
然而10多天后,陈先生的身体出现了状况,持续低热、脖子还出现了好几个疙瘩。
陈先生慌了,立刻来到我院就诊,经预检分诊,建议至血液内科就诊。
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刚接诊后发现,陈先生脖子上的疙瘩是因为淋巴结出现肿大,首先考虑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但经过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并未发现血液系统的异常。
体温37.6℃,也没有其他感冒症状......
正在王刚医生百思不得其解时,血液的炎症指标,引起了他的注意。“超敏C-反应超出正常值10多倍,不能排除感染性疾病。”王刚医生立即请感染科会诊。
感染科主治医师翁亮亮接诊后,对陈先生进行了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陈先生的手背上有几道抓痕。
“你最近有没有被猫抓伤过?”
面对医生的疑问,陈先生恍然大悟,乡下的猫没有打过疫苗,自己很可能是被猫携带的细菌感染了。
持续低烧
淋巴结肿大
猫的接触史......
高度怀疑猫抓病 >>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对陈先生的肿大淋巴结进行了穿刺,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在样本中发现了“汉氏巴尔通体”,确诊为猫抓病。
经过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3天后陈先生体温正常。2周后来院复查,炎症指标正常、淋巴结肿大消失。
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猫抓病是由“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疾病。这种细菌主要存在于猫的血液和唾液中,通过猫抓伤、咬伤或接触猫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人中招后,早期症状可能只是轻微发热或淋巴结肿大,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此外传统的血液和影像学检查难以直接发现“汉氏巴尔通体”,需要特异性的病原学检测,如PCR检测或宏基因组测序。
轻症患者可自愈
猫抓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常可自行痊愈。但对于高烧不退等症状较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在感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
做好以下几件事,快乐撸猫~
1.为猫定期驱虫:“汉氏巴尔通体”通过跳蚤传播,定期为猫驱虫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2.及时清理伤口:不慎被猫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并用消毒剂处理。
3.特殊人群的防护:免疫力低下的人(如儿童、老人、HIV感染、器官移植患者)应尽量避免与猫接触,尤其是幼猫和流浪猫。
4.谨慎接触流浪猫:家养的猫咪,会定期打疫苗,也较为干净,带病几率较小。流浪猫因在外“走南闯北”,会携带较多的细菌,如果被其抓伤,较容易感染猫抓病。若要领养流浪猫,应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