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大伯心房颤动导致中风 消融+封堵,心脏问题“一站式”解决

文章来源:衢州晚报 作者:徐佩 蒋涛 点击数:8980 更新时间:2021-03-30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的规律跳动能为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提供保证。而一旦出现心律失常,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不适或疾病,重则危及生命。其中,心房颤动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最重要的危害之一就是“中风”。

 

近日,我市第一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联合手术,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顺利完成。

 

51岁患者因房颤突发脑中风

 

3个月前,家住市区的童先生因胸闷、腹胀、心悸、下肢浮肿,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童先生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心脏病的一种),尽管童先生卒中风险评分较低,但医生还是为他采取了标准的抗心衰、抗凝药等药物治疗。经过治疗,童先生病情好转,出院后在家继续服药。

 

仅过了一个多月,童先生突发失语、右侧肢体偏瘫,家人紧急将他送进医院,急诊头颅CT显示:左侧颞枕叶脑梗塞。情况紧急,神经外科医生立即为童先生急诊取栓。手术很成功,术后童先生的语言功能、肢体活动均恢复正常,医生建议童先生门诊随访。

 

本是心脏问题,为何会导致脑中风?童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屠晓鸣主任医师介绍,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脏耳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各处,可能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肢体缺血坏疽)、肠系膜动脉栓塞(肠坏死)等严重后果。屠晓鸣表示,卒中是房颤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到6倍。

 

“一站式”手术,治疗持续性房颤

 

这次中风让童先生心有余悸,是否有方法彻底摆脱房颤?

 

带着疑问,数日前,童先生再次来到心血管内科住院,金奇志主任医师仔细评估了童先生的病情后,认为采取“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策略,是减少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有效措施。

 

屠晓鸣介绍,房颤的源头在于心脏连接肺部的肺静脉中,在童先生的肺静脉中出现了“岛屿状的心房肌细胞群”(正常情况下,肺静脉里没有心房肌细胞)。而岛屿状的心房肌细胞群每产生一次电活动,心房都会受到影响,由此轻则引发房性早搏,重则发生房颤,一旦发生房颤就容易形成血栓。屠晓鸣表示,“房颤射频消融就是将肺静脉里的电活动传出路线通过射频或冷冻的方法隔离掉,从而保护心房不受影响,可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并维持正常心律。”

 

而左心耳封堵术的目的则是封堵住心脏的耳房,使得产生血栓的“基地”被封闭,就不会有血栓出来“作祟”,由此大大降低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心血管内科诊疗团队决定为童先生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经历过突如其来的失语、偏瘫之苦的童先生决定手术。

 

首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联合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心内科诊疗团队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肖方毅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微创手段,快速完成了房颤的消融术,接着在心腔内超声的指引下,精准定位,成功将封堵器释放于左心耳,术程顺利。这是衢州地区首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联合手术的成功实施。

术后24小时,童先生在床边活动后无胸闷、心悸的感觉,看着监护上整齐的心跳波形,童先生近段时间来的忧虑与担心也随之烟消云散。4天后,童先生顺利出院。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5岁以上人群发生率可高达10%,并随着年龄增长不断上升。近年来,人们对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仅今年截至目前,我们科室已完成20多台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左心耳封堵却是第一例。”屠晓鸣相告,持续性房颤后果虽可怕,但治疗方法已经十分成熟,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不要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