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小糖豆的笑容!医护送服务上门,为“糖豆家庭”排忧解难
文章来源:内分泌代谢病科 作者:祝春燕 点击数:4711 更新时间:2021-04-20
小糖豆是对1型糖尿病患儿的简称。对于广大“糖豆家庭”来说,确切的掌握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注射手法至关重要。
“叔叔,阿姨,谢谢你们,爱你们哦!”日前,在市区一名小糖豆——小豆豆(化名)家里,小小只的小豆豆用软软的童声说出了感谢,他稚嫩的脸庞上的笑容,让上门随访的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医生骆骋和祝春燕护士长心都化了。
小豆豆曾经是内分泌代谢病科最小的一个病人。此前住院,因为年龄最小,又非常开朗、活泼,小豆豆得到了其他糖友及医护人员的关爱。糖友们主动和他一起打球、玩游戏,护士姐姐们自发的给他带玩具、带儿童口罩等,有他在的时候,病房里都特别的热闹、有爱。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小小的孩子还煞有其事的说着“衢州有礼”行作揖礼,引得大家纷纷为他竖大拇指。
小豆豆最近病情好转得以出院,不过他们遇到了新问题:小豆豆在家里出现了低血糖情况,可已掌握注射方法的爸爸要准备上班了,接下去胰岛素注射工作就要落到妈妈身上,可妈妈犯难了。
得知小豆豆家的情况后,骆骋医生和祝春燕护士长上门随访:骆医生仔细了解了小豆豆的饮食、运动及作息情况,结合血糖监测记录结果,给出新的治疗方案,并讲解加餐的注意事项、低血糖表现的识别、预防等等;祝春燕护士长则演示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血糖监测方法,手把手教导妈妈怎么操作。经过近2个小时的交流沟通和指导,终于达到了预期目标。
临走时,小豆豆的爸爸、妈妈连声道谢,而可爱的小豆豆脸上,也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
把患者放在心上,内分泌代谢病科推出了病人网格化管理措施,通过将出院病人居住的地址和医护人员居住的地址进行匹配,根据街道进行划分,医护人员负责解决自己所在街道社区出院病人医疗、护理上的问题,如胰岛素注射问题,剂量调整问题,血糖仪使用问题等等,也可为行动不方便、出门不方便的患者提供免费的上门指导。
科普知识 :
2021年最新血糖标准来了!各类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结合《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17)》和《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对一般成年1型和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建议如下:
空腹血糖:4.4-7.0mmol/L
餐后血糖:≤10mmol/L
对于老年糖友,更需要全面评估后慎重考虑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平衡,确定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的安全治疗策略,以确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下列图表为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分层的老年2型糖友的血糖控制标准的治疗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血糖控制标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
不同健康状况的2型老年糖友血糖控制标准治疗建议
1型和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儿童的饮食不规律,日常活动变化较大,缺乏对低血糖的自知力及应对能力,过于追求血糖达标,不仅容易发生低血糖,还可能因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频发低血糖还会影响日后孩子的智力。因此,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控制标准应适当放宽。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准为(如图):
2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血糖控制标准为:
空腹血糖:<7.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中国指南或美国指南均建议糖尿病儿童的控糖目标需要个性化,有些孩子可以安全达到6.5%-7%的糖化血红蛋白,有些孩子则需要放宽至8.0%。
ADA2021推荐的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是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标准,家属可按照患儿能否配合,有无低血糖发作等可将指标适当上下调整,设置更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