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赵凯旋:我愿做新时代浪潮中奔腾的小浪花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赵凯怡 徐莉 点击数:3927 更新时间:2021-01-13

尽管已经过去近一年时间,但拍摄于2020年2月的一位医护人员俯身安慰因感染新冠肺炎、丧失信心的患者的视频,仍然是当下与疫情关联的热点短片。这段视频,让大家看到了曾忽略的医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也感受到了暖心的医患关系。


视频中,俯下身的那位医护人员,正是衢州市人民医院的年轻护士赵凯旋。


如今,已是衢州市直机关“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的赵凯旋已开展了近40场宣讲。面对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听众,她将自己的援鄂经历娓娓道来,故事里有抉择、有磨难,更有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赵凯旋,衢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90后护士,市直机关“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优秀宣讲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义无反顾地踏上援鄂之路,是我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曾获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逆行援鄂杰出护士、新时代最美逆行者、衢州市三八红旗手、衢州五四青年奖章等多项荣誉。


传递信念,讲述时代故事


“90后,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只是个孩子;在有些人的心里,可能会被认为是娇生惯养的独苗。但是,我们的青春正当时,热情如激浪,我们同样能够书写‘白衣赤胆,医者仁心’,我们同样能够铸就党徽闪耀的光芒。”2020年下半年,衢州市卫健系统首场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赵凯旋结合自己的抗疫经验,作了题为《用年轻的肩膀扛起新时代责任》的宣讲,这也是她的首次宣讲。


赵凯旋此前并没有演讲经历,为了用最贴切的话语还原出场景与情感,她向医院的前辈请教了许多次,前前后后,把稿子修改了20多遍。


为了能在台上呈现出一位医护人员的最好状态,赵凯旋下了班就拿起满是标记的演讲稿,常常一练就是半天。


功夫不负苦心人,去年10月,赵凯旋凭借从容的台风和真挚的宣讲,在市直机关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优秀宣讲员选拔赛决赛上脱颖而出,成为了市直机关“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


“在我的理解里,宣讲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大家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新时代的理论与精神。”随着宣讲次数越来越多,赵凯旋对宣讲的认识也更深刻。每每看到深受感动而悄悄抹泪的听众,跑上台送给她自制卡片以示敬意的孩子,她的内心都会升起一股暖意,“每一次宣讲,都是一次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机会,而大家听了我的宣讲,有所收获,这是对我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对往后的宣讲也更充满信心。”


现在,赵凯旋还担任了市人民医院“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团长。宣讲团在院内通过比赛和推荐的方式,选拔、吸纳了更多的青年宣讲员。


“我们的宣讲中,有暖心的医患关系、有当下的医疗政策,还有卫生知识科普……”赵凯旋说,宣讲作为一种分享、传承的方式,宣讲员和听众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许多感悟,“在接下来的宣讲工作中,我们团队会继续用年轻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传递出新时代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声音。”


大爱无疆,踏上驰援之路


2020年1月23日傍晚,赵凯旋和往常一样与同事交接工作,准备下班回家。第二天就是大年夜,也是从业8年的赵凯旋第一次有机会与家人一起过年。“很多同事家住外地,难得回家一趟。所以每年过年,我都会选择留在科室值班,让同事回家过年。”赵凯旋说,计划中的2020年春节,她不仅可以回家过年,还可以连休四天。


“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武汉的同胞需要我们!”一切都因为这样一条征集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援的消息而改变了。


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赵凯旋深知新冠病毒的未知性和武汉疫情重灾区的艰难,她十分想为武汉同胞尽一份力;而路边挂满节日氛围的红灯笼,又让她想起为这个“难得”的春节而在家忙忙碌碌张罗了一大桌饭菜的父母……


“不报名我一定会后悔的!”下班回家的路上,赵凯旋思绪万千。最终,她在半途靠边停下自驾车,拨通了护士长林丽红的电话,坚定地说:“我报名!”


同样知道此行充满艰险的林丽红,不禁在电话那头为赵凯旋的决定哭了起来。


“阖家团圆的日子,我却做好了再也回不来的准备,五味杂陈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心境。”挂断电话后,赵凯旋坐在车里哭了半个多小时,但她并不打算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以免影响家人的心情,于是她快速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开车回家。


1月25日,赵凯旋带着匆匆准备的行李悄悄溜出家门,与战友们一起前往武汉。“我还没到武汉,父母就知道了我援鄂的消息。他们一晚都没睡,爸爸给我打了电话,就哽咽着喊了声我的名字。”赵凯旋说,“我觉得很难过、很抱歉,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理解并且支持我的选择。”


物资短缺、床位紧张,黑压压的患者,此起彼伏的呼吸机警报声,一个个生命正在生死线上徘徊……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武汉疫情的严重程度,还是超过了赵凯旋的想象,也发生了太多令赵凯旋难忘的情景。因为患者太多了,医院常常面临供氧不足的情况。这种时候,赵凯旋就需要和同事们一起扛氧气瓶。


“凯旋很瘦,不足50公斤吧,但是氧气瓶就有70公斤。”与赵凯旋并肩作战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郑慧瑾事后感慨。


赵凯旋记得,她所照看的病房里有一位阿姨一度有些消沉。为了给阿姨打气,赵凯旋制作了一个画着平安图案的花送给她,“我们一起加油!我们都是最棒的!”阿姨记住了赵凯旋的这句话,每天都给自己竖一个大拇指,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出院那天,阿姨紧紧地抱住赵凯旋:“我儿子也是医生,你们都要加油,注意防护,打赢这场仗,平安回家!”


“于我而言,去武汉只是换了一个工作场所,而对武汉的患者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生的希望,我们就是他们最大的依靠,医患同心,是那个冬天最大的温暖。”驰援武汉的58天,虽然艰辛,但是赵凯旋和战友们都充满力量,“患者对我们说的每一声谢谢,来自大后方的领导、同事和家人的贴心关怀,都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负韶华,在浪潮中成长


说起走上医护之路的缘由,赵凯旋说,那还是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在上中学的赵凯旋从新闻里看到无数志愿者奔赴汶川救援的景象,那一瞬间,“从事一份可以帮助别人的工作”的想法,埋进了心底。后来,赵凯旋果断选择了护理专业,成为了一名护士,“我告诉自己,在患者有需要的时候,我就要全力以赴给予对方帮助和温暖。”


在赵凯旋看来,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的日子,也是她快速成长的日子。秋冬季是肺部疾病高发的季节,2019年年底,50多岁的市民吴先生因肺部功能问题,需要上呼吸机。为了让患者尽快好转,关于呼吸机的模式、参数设置,赵凯旋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她立即把这些想法告诉了林丽红。尽管林丽红刚刚结束了加班,非常疲惫,但她依然非常认真地听了赵凯旋的想法。思维的碰撞中,林丽红激发赵凯旋思考了更多的内容。那天,她们不仅讨论了呼吸机的设置方案,还讨论了并发症的护理、愈后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固定气管插管、做好口腔护理、为患者翻身等能让患者更舒适的细节。这场从一个问题延伸出的一连串的探讨,都让赵凯旋受益匪浅。


“成长是一瞬间的事情。”援鄂归来后,赵凯旋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但她也总是感叹,“因为抗疫,我收获了很多荣誉,也变得更勇敢、更自信、更坦然。成长也是点点滴滴的事情,离不开领导、同事、家人的一路陪伴与悉心帮助。”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医护,赵凯旋说,自己犹如新时代大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但她会不负厚望,继续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