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通道”被堵 医者分秒必争
文章来源:宣联处 作者:曹敏 点击数:4265 更新时间:2017-08-25
今年62岁的潘先生是吉林人,从2016年起,就咳嗽不已。“以为是支气管炎嘛,所以我们都没怎么去医院详细检查。”潘先生的儿子说。
病情就这样一直拖到潘先生咳嗽胸闷加重,导致呼吸困难,以至于不能平躺下,8月22日,家人推着轮椅把他送到我院呼吸内科。
作祟病根找到 手术迫在眉睫
通过CT检查找到了病根——原来,让他久咳不愈的罪魁祸首不是他认为的支气管炎,而是一个肿瘤!该肿瘤直径22毫米,已经堵住了气管上部,让原本畅通无阻的气管仅有一个缝隙的空间通气。

CT影像图
潘先生“生命通道”被堵,随时可能引起窒息,病情非常危重。直径22毫米的肿瘤长在气管里实属少见,要想成功摘除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本着一切从病人出发的宗旨,必须要考虑如何能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就医费用。
呼吸内科姜建洋主任医师团队在仔细研究了潘先生的病情后,认为患者可行内镜下气管肿瘤切除手术,以达到畅通气道的治疗目的。此方案同时得到浙二医院呼吸介入科徐浩主任的肯定与支持。这需要多科室的配合,极具挑战性。医务处、呼吸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ICU、放射科等科室人员聚在一起会诊,大家商讨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应对预案。
困难接踵而至 多科合作一一化解
经充分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决定为患者实施气管镜下电圈套切除配合氩气刀电凝及网篮套取技术。确定了治疗方案,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手术必需的氩气刀、圈套器网篮等设备医院没有,同时患者也不具备转往上级医院的条件,因为随时会出现病情变化。
关键时刻,陈震宏院长一声令下,“一切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马上联系设备厂家紧急提供手术设备。
8月23日晚上18时,在大家都在赶回家的时候,手术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充满紧张的气息,医护人员正在为接下来一场硬仗做准备。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然而气管内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时,麻醉期间气道管理是麻醉科、手术科室非常棘手的问题,气管不仅是手术部位,也是气道管理的关键部位,如何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通气又不影响手术的进行,是保证患者生命、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术中麻醉科面临巨大挑战:肿瘤体积大几乎完全堵塞主气道,术中不能气管插管,要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过程中只能保持适当镇静,必要时可唤醒,又不能躁动要配合手术;术中缺氧、瘤体堵塞气管、窒息、出血的风险很大。
术中麻醉科面临巨大挑战:肿瘤体积大几乎完全堵塞主气道,术中不能气管插管,要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过程中只能保持适当镇静,必要时可唤醒,又不能躁动要配合手术;术中缺氧、瘤体堵塞气管、窒息、出血的风险很大。

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面对巨大的挑战,医生们如履薄冰,既要小心谨慎,又要保持镇定,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浙二医院徐浩主任的现场指导下,呼吸内科团队在多学科协作下仅仅用时30分钟就成功将这一巨大气道肿瘤摘除,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切除后的肿瘤

术后患者点赞
近年来,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对于良性病变可以治愈,对于无法手术及无法耐受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达到缓解症状、姑息治疗的目的。
随着这一技术的逐渐开展,我院呼吸内镜的治疗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也会为更多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