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这些画面让我们心疼,这些科普知识您应该知道……

文章来源:宣联处 作者:徐莉 郑雪辉 点击数:5527 更新时间:2018-01-18

    连日来,来势汹汹的流感让不少人中招,我院的呼吸内科、儿科门诊就诊患者络绎不绝,就连夜间急诊大厅、急诊留观室、药房、收费处、检验科都排起了长队,忙碌的场面堪比春运。
 
 
    1月15日晚上近12点,药房急诊挂号处,就诊患者排起了长龙。
 
    1月16日晚上7:30,急诊儿科的挂号已到300号。
 
    医生“淹没”在候诊的家属中间。
 
 
    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更是忙碌到没时间吃饭、喝水,直到晚上7:30才匆匆扒上几口又继续投入工作。
 
   “这是急诊科近日的常态,我自己也感冒一周,但是最近急诊流感患者多、科室忙,就一直熬着,从早上7:30到晚上7:30连续忙碌了12个小时,一天只上了一回洗手间。” 急诊科护士长陈丽华说。
 
   为了应对这波流感高峰,儿科医生全员出动,从下午5点到晚上9点的时间段内,特别增设了儿科夜间专家门诊,但是直到晚上10:00,医生一刻都不停歇。
   输液室里,坐满了输液的患者,“最近输液室的夜班护士都是加班加点工作,因为病人多、疗程长,有的护士自家孩子发烧都顾不上。”输液室护士长徐雪芳说,“肺炎、高烧、腹泻患者输液居多,有的一家三口来输液,孩子病倒了,大人也累垮了,我们医护人员面对患者焦躁的情绪只有不断地安抚、忍耐,连日的拖班也是常有的事。”
 
    目前,我院儿科门急诊倾尽全院之力,每天已经增派四个班次。
 
    看了这些,患者、家长还能做些什么呢?
 
    一、孩子发烧,发水痘,生手足口病了,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好隔离,及时休息;
    二、有呼吸道症状自觉戴口罩,有消化道症状,处理好呕吐腹泻物,勤洗手;
    三、就医时自觉排队,方便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儿科主任医师郑雪辉温馨提醒大家,这些流感常识你必须知道。
 
    如何面对“流感爆发”
 
    本次流感爆发,涉及人群数量巨大,各家医院的儿科均超负荷运行。在我们医务人员全力以赴进行诊治的同时,各位家长朋友也应对相关的医学知识有所了解。
 
    流感病毒一般是之前存在的病毒变异而来,因而所有的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病毒,都没有相应的免疫能力,接触该病毒后一部分人为隐性感染,就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一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极少数会导致重症)。病程过后,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
 
    本次流感所致的病程较长,会反复发热达到5天左右,但从各家医院儿科了解的情况看,本次流感病毒所致重症的情况并不多,故无需过于恐慌。
 
    目前,对于病毒感染,还没有肯定有效的药物,病毒主要依赖人自身的免疫能力去对付。在疾病过程中,医学的应对主要是:对症处理,观察是否会趋向重症,监测是否会继发细菌感染。
 
    1,对症处理:就是有热退热、有咳止咳,补充足够的液体、能量。确实有液体不足者,比如开水都不喝、尿量很少的情况,则需输液来补充液体、能量,但输液并不能杀死病毒、也不能缩短病程。
 
    2,观察是否会趋向重症: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我小孩会不会怎么样?会不会导致重症而危及生命。所谓重症,就该疾病而言主要是病毒损害是否会累及神经系统(大脑)、循环系统(心脏、血液)、呼吸系统(肺)。
 
基本的重症识别方式
    精神状况代表大脑:需排除体温高时所致的精神不好,如用了退热药,体温下降后精神好转,则说明大脑功能正常;如果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精神仍然疲软,则需考虑病毒损害累及大脑的可能性。
 
    面色、肢端温度代表循环系统:体温上升过程中,面色、肢端温度也会出现异常,如面色显苍白和肢端冷,这种情况不代表循环系统出问题。如果无论体温高低都显现面色难看、肢端冷,则需考虑病毒损害累及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最重要的代表是呼吸频率:若病毒损害累及肺部,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会受影响,呼吸频率会代偿性地增加,同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
 
   3.监测是否会继发细菌感染:血液指标的化验,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的化验可以明确是否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即通常所说的消炎药,抗生素只能杀细菌,对病毒无效)治疗。但血液指标的变化往往会滞后,目前C反应蛋白是鉴别细菌和病毒的最公认的指标,C反应蛋白的变化一般至少要在发热后6小时以上,有些甚至在24小时以上才出现变化(细菌感染会显著增高,病毒感染不增高或稍增高),所以过早地化验血液指标并不能准确的指导诊治。
 
   综上所述,流感作为一种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对于在近期患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儿,家长可进行初步的识别,在基本排除重症的情况下,可进行初步的对症处理,不必急着到医院就诊,恐慌性的就诊并不可取。若病程超过1天,则需依据血液化验明确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再做相应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