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名医“下乡”支农 乡镇医生“进城”轮训

文章来源:衢州晚报 作者:徐晓波 点击数:6885 更新时间:2010-10-19

 

10月15日,在柯城区石梁中心卫生院的手术室里,一台子宫肌瘤手术正在进行着,负责手术的医生是来自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与当地卫生院的医生。这种手术过去在卫生院单方面很难完成,而在今年,像这样的合作手术,在石梁等卫生院已经多次开展了。
    翻开陈放在杜泽和石梁中心卫生院等几家卫生院大厅的满意度调查本,记者发现,农民就医满意度相比过去大幅提升。透过这个提升,让我们感觉到,农民就医正从“有病可医”到“满意就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而这转变的源头,是今年年初我市启动“百千医生支农工程”,市人民医院结对帮扶了5家卫生院。随后,15名名医与5家卫生院的15名医生师徒结对,开始了城里名医“下乡”支农,随后乡镇医生也“进城”轮训。在平常的时间里,业务查房、双向转诊和“医技大型检查直通车”等帮扶措施相继展开。
    结对帮扶带来的变化到底在哪里?连日来,记者走访市人民医院,以及杜泽、石梁和航埠等卫生院,进行了一番探访。
    
  业务查房
    ——诊断帮带两不误
    10月15日上午,在柯城区石梁中心卫生院的住院病房里,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彭春仙一边查看着病历和化验单,一边询问着躺在病床上的马大妈,“吃了药后感觉怎么样?伤口还疼吗?”得知马大妈的病情后,彭春仙又询问了负责治疗的医生如何给马大妈用药,有没有其他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医生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疏忽,彭春仙都一一指出,还纠正了医生的一些医疗习惯,站在一旁的卫生院医生仔细地记录着。
    当天上午,彭春仙为住院的18位病人进行了查房,并对每位病人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每周五市人民医院都会有内科专家前来查房,像这样的业务查房已经开展一个多月了,通过查房,使我们的医疗程序更规范、更合理,提高诊治水平。医护人员欢迎,住院的病人也欢迎。”石梁中心卫生院院长方红星说。“有问题找结对医院。”大半年来,石梁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树立了一种观念,遇到棘手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结对的市人民医院寻求帮助。今年5月份,柯城区九华乡官溪村65岁村民吴某因患左胫骨慢性骨髓炎,前来石梁中心卫生院治疗,由于吴某病情特殊,年纪又大了,卫生院医护人员感到有些棘手,于是便向市人民医院“求救”。没想到,第二天市人民医院骨科方智敏医生便赶往卫生院查看病人的病情,并与医生商讨手术方案。在方智敏医生的指导和协助下,卫生院的医生为吴某进行了手术,一些关键性的环节,经过方智敏医生的点拨,手术顺利进行,住了两个多月院后,吴老康复出院。

    
名医指导
——助卫生院提升技术
    10月12日,在衢江区杜泽中心卫生院手术室,妇产科主任徐黎霞正在用腹腔镜为一位患者进行子宫肌瘤手术。这位患者表示,本来想到市里大医院做腹腔镜的,后来了解到本地卫生院就可以做腹腔镜手术,而且有大医院的专家来指导,就留在当地治疗了。
    作为创伤小、康复快的微创手术腹腔镜技术,近几年来,在大医院已经较为普及,但卫生院能开设腹腔镜的,在全国都不多见。“这都要得益于市人民医院帮扶。”杜泽中心卫生院院长方高泉说。
    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徐金贵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专家,自年初,徐黎霞与徐金贵拜师结对后,徐黎霞就没少“骚扰”过徐金贵,碰到想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就打电话问老师,碰到疑难杂症干脆把老师请过来指导。
    就这样,从无到有,在徐金贵手把手的帮助下,杜泽中心卫生院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终于开展起来了。
    “新技术可以满足当地百姓的就医需求,但卫生院最缺的就是技术,如何引进技术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名医,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带过来,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方高泉说。
 
    
进城轮训
——跟专家学习机会难得 
    除了把专家送往卫生院帮扶,市人民医院还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学习的平台。据了解,截至目前,市人民医院已为10名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了轮训,虽然轮训只有两个月时间,但通过轮训,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了解到了大医院的操作模式,还有机会与专家们一起动手术,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回卫生院。
    柯城区航埠卫生院妇产科医生朱晓峰不久前刚刚结束了轮训,在市人民医院妇科和产科轮训的两个月,令她很难忘。“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长了见识。”朱晓峰说,过去卫生院碰到有并发症的产妇很害怕,为了避免风险,往往转到上级医院。这次在市人民医院产科轮训,她恰巧遇到了两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产妇,症状较为严重,朱晓峰一同参与手术,虽然手术当中产妇出现了大出血的情况,但最终两位产妇都顺利产下婴儿。
    经过这两起高难度手术,朱晓峰说,如果再遇到产前并发症的产妇,只要条件允许,她有信心顺利在当地卫生院进行手术。
    10月4日,已经踏入不惑之年的吴建锋开始了轮训的日子。吴建锋在医疗这个行业干了20年,也可称得上是专家,但她十分珍惜这次轮训机会。10月15日,在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记者看到了吴建锋正在为一位即将手术的病人进行腰麻,吴建锋将病人的腿一抬,脑髓液就穿过去了,完成了麻醉。别看这个小小的抬腿动作,却是吴建锋10天轮训来不小的收获。起初,碰到腰麻的病人,吴建锋不知怎么将脑髓液穿过去,后来在市人民医院的指导下,她得知抬抬腿就可以了。
 
    
双向转诊
    ——建立就医新格局
    如果遇到疑难杂症的病人,卫生院没有条件治疗,怎么办?市人民医院表示,可以通过双向转诊,将病人转到大医院接受治疗,后期治疗康复回卫生院。
    今年7月,患者杨女士因“肝脓肿破裂、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从廿里中心卫生院转入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急诊腹腔镜下肝脓肿置管引流术加腹腔冲洗术,经市人民医院的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回了当地卫生院继续治疗。既缓解了大医院住院难的问题,也让患者得到实惠的诊治。
    据了解,患者在卫生院住院,到市人民医院做医技检查,除可享受当地医保报销外,市人民医院双向转诊服务中心还有专人负责接待,实行医疗资源共享,真正做到“医技检查直通”,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周见表示,大医院结对帮扶卫生院,最终受益者是农民,通过结对帮扶,提高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减少了农民长途进城排队看病的烦恼,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实现“小病在卫生院、大病进大医院、康复回卫生院”的格局。
 
    
  短评 结对帮扶需要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们卫生系统出现了一个“结对帮扶”的新词,省级医院与市级医院结对,而市级医院则携手乡镇卫生院,通过结对帮扶,上一级医院为下面的医院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还交叉互派人员,重点提升技术水平,让更多的病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笔者发现,帮扶模式能够一路顺利,并取得成功,有两个方面因素不能忽视。一是政府与医院的观念转换和主导作用,二是帮扶医院要切实履行责任。
    市人民医院与5家卫生院结对帮扶,首先现在的政策对乡镇卫生院硬件投入、人员经费、项目引进等方面有了更积极的支持,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而市人民医院在实施帮扶托管中,把帮扶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不管是名医师的下乡,还是对基层卫生院人员的培训,各项工作都是井井有条,并且成效很显著。
    对于结对帮扶的模式,不少人提出,帮扶应有长远规划和打算。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帮扶的内容上。上级医院应逐级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对口帮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和技术水平,逐步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纵向紧密的协作关系。
    另外,帮扶不是扶贫,而是好的经验与技术的传输,这样才能从管理、人才培养、引进技术等方面使卫生院全面升级,从而还能推动硬件、管理、技术、人才、效益进入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医院能探索建立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的双赢机制,使这样的帮扶探索具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肖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