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力量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郑春法 林鹏 点击数:5062 更新时间:2014-01-24

    在过去的2012年,对衢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7月,首家市级医疗院士工作站——“郑树森院士工作站”落户衢州市人民医院,而郑树森院士工作站重点帮扶与指导的科室之一就是肝胆外科。11月,浙江省卫生厅授予衢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病区为“浙江省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这是我省首次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评比活动,标志着该病区成为浙江省首批优质护理示范病区。
    而这一切在肝胆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心里,荣誉的背后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正如该科室主任詹银楚所说:“这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动力。我们会再接再厉,不断学习,强化医疗安全与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每周一次严谨的学习研讨会
    上周五的下午4点,在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示教室里,正在开展每周一次的学习研讨会。
    这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该科室的十几位医护人员紧围着房间中间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坐着,在墙壁和桌子之间恰好可以容下一人可坐的空间,会议桌上摆着电脑、投影仪等,房间进门的这面墙上挂着投影布。
    投影布上正清晰地显示着一位患者肝胆部位的CT图片。负责主治该患者的方剑医师指着CT图片介绍道,这是一位75岁的女性患者,有30余年的反复上腹疼痛且伴随发热的病史,期间曾在当地医院有过多次治疗。近段时间以来,该患者病情加重,上腹部持续疼痛造成晚上睡觉都无法躺平,于前天入院治疗,目前已做初步诊断。
    “从CT片上显示,该患者肝有部分硬化现象,胆囊、胆管内有泥沙样的结石。”方剑医师分析认为,由于该患者年龄较大,且心肺功能不好,现在身体无法躺平,胸腔和腹腔内还有少量的积液,若做手术治疗,风险很大。
   “对这位患者,在座的各位有什么看法和意见?”詹银楚主任问。
    姚宏宇、姜仁鸦两位副主任医师就该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从医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建议对该患者做进一步的肝脏穿刺活检,再最终确定诊断。鉴于该患者有手术禁忌,做手术治疗风险很大,建议先期进行保守治疗。
    詹银楚主任和与会的医生们对两位副主任医师的分析及观点表示认同和肯定。
    接下来讨论和分析的是个已经在一周前做了右半肝切除手术后的住院病人。该手术是由郑树森院士来市人民医院主刀的。讨论和分析主要围绕着该病人术后每天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检查,如何用药和护理等方面展开……
    整个学习研讨会显得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又不失轻松活泼,无论是高年资的医生还是年轻的医生,大家都认真地记着笔记。
    在对某些疑难病例分析时,詹银楚主任不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医学问题请某位医生给大家作出解答和说明。年轻的医生对一些不太明白的问题向高资历的医生虚心请教;有的医生还会对另外一位医生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及补充说明。不同观点与见解的提出和相互碰撞,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在这里得到了相互交融与沟通。
   “我们科室自2010年开始,就雷打不动地在每周五的下午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三年来从未间断过。”坐在笔者身旁的姜继华医师相告,每周的学习研讨会并不拘泥于某一模式,而是形式多样,内容也丰富多彩。有时是医学理论的研讨学习,针对目前肝胆领域的新的医学课题或者涉及临床实际的新技术运用等,指定科室内某一位医师讲课;有时是针对临床中碰到的某个疑难病例,大家各抒己见地进行讨论;有时是科室内医生每人自己自选命题,轮流开展讲座,并回答科室主任和其他医生提出的问题。
   “作为一名年轻医生刚开始心里还是蛮紧张的,面对前辈和同事们,生怕自己说不好、说错,或者回答不出问题。”年轻医师姜继华说,初入科室时知道有这个规定,心里忐忑了很长一段时间,于是逼着自己平时有空就猛看医学资料和刊物,以期主讲时能获得前辈和同事们的认同。三年时间下来,这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会,对促进自己快速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与郑树森院士同台手术受益匪浅
     “早在十年以前,我们在遇到要做肝、胆、胰等方面重大手术时,就已经请郑树森院士到医院来主刀手术。我记得自己首次有幸参与郑院士主刀手术的时间是在2000年,是为一名患者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肝胆外科姜仁鸦副主任医师对笔者说,那时她刚从医学院毕业仅两年,听说能参与郑院士主刀的手术,当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
    从起初作为郑院士做手术时的观摩者,到如今已成为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的她,已记不清这十几年来,一共和郑树森院士同台做过多少次手术了,“涉及到肝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我们以前都会请郑院士前来指导,平均每月都有一、两台这样的手术机会。”
    通过多年来与郑院士的同台学习,姜仁鸦对开展肝胆外科的高难度手术现今已应付自如,驾轻就熟。她说,从郑院士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业务技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还有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不急不躁的工作作风和态度,更重要是获得了对治疗肝胆类疾病,那份克难攻坚的自信心。
    姚宏宇副主任医师是肝胆外科两大诊疗组中的组长之一,平时除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外,还负责带、管、帮、教本组年轻医生和实习医生工作。他于1994年医学院毕业后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直接参与和见证了肝胆外科的成长历程。
   “现在我们可独立开展除肝移植手术外的一切高难度肝胆外科类手术。自2007年以来,我们肝胆外科的几十位医护人员专业分工就更明确、更细化,各有所长、各有所专,整合起来后技术力量就变得很强大了。”姚宏宇说,肝胆外科这五年多来能得到快速地发展,一是得益于整个市人民医院本身具有浓郁的学习传统和氛围,以及肝胆外科每周形式独特的业务学习会;二是得益于郑树森院士及其团队一直来对肝胆外科的亲临指导和帮助。
    “郑院士每次来院主刀和指导手术,我们科室不管高年资的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医生都有机会参加。”姚宏宇坦言,他和郑树森院士已同台做了60多例手术了,能和这样的医学大家同台手术以及一起查房问诊等,真是非常幸运,得到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操作技艺和医学理念的薪火传承,这样的经历将是终生受益。
    在采访中,作为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的詹银楚主任对姜仁鸦和姚宏宇等医师的认识也非常赞同。他说:“郑树森院士工作站成立后,我们和郑院士及其团队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相互之间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能更及时准确地为衢州地区的肝胆病患者提供更为高端、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之间除了正常的业务合作外,还将开展一系列肝胆学科方面的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科室综合医疗和学术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以心换心的优质护理受肯定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生治疗再好,没有护理服务的跟进,再好的治疗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建设学习协作型的团队,开展优质护理,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肝胆外科主任詹银楚说,由于身心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非常敏感。如果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服务工作不满意,产生了不信任感,就会出现抵触情绪,影响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合作,更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及家属满意。”经过学习讨论,群策群力,肝胆外科上下形成统一共识:结合本科室病区实情和“以心换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美化环境、规范服务、提高质量、确保满意”上真抓实干,细化落实各项服务举措,并在绩效分配中体现优劳优得,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以心换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就是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看。”护士郑彩霞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每天她都要到病房给病人翻身,因为病人躺的时间长容易形成压疮;为病人擦浴、更衣,保持身体舒适;定时巡视老年病人,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她的上班时间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在病房里度过的,剩下的时间就是在护士站做工作日志,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来自常山的患者家属苏惠明道出了很多陪护家属的心声:“这里的护士服务真好,既亲切又细心,很多事我们家属想不到的,她们都很周到地做好了。”
    他对笔者说,他81岁的父亲患胆结石伴有发烧住院,须进行手术前治疗调养退烧后,才能做手术取结石。在手术前治疗调养的日子里,护士们每天都要帮他父亲擦浴更衣,看到父亲嘴唇和舌头干了,就拿湿棉签过来擦拭,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这一切,让做儿子的他都自愧不如,倍受感动。
    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续写了更多的感动。
    去年夏天,家住市区70多岁的余毛蓬老先生看到报纸上刊登市人民医院要招暑期义工的消息,就立即赶到医院报名,要求参加义工队,为患者服务。义工队负责人看他这么大年纪,婉言谢绝了他。可老先生不甘心,又找到院领导,强烈要求参加。他说:“我前年在肝胆外科住院时,受到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这次参加义工是为了感恩,我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份力。”
    他对笔者说,前年他住院时,护士每天为他刮胡子洗脸,有次下雪天要拍片子,碰巧陪护的亲人不在身边,医生马上组织人员送他去CT室。“有次去洗脸,因为当时人多,就站在一旁等候。可因为人虚弱,结果头晕站不住摔倒在地,姚宏宇医生闻讯后,马上把我抱进病房。”他说,做人要懂得感恩和回报,别人对我们好,我们自然要回报他们。
    淳朴的人,质朴的道理。正是肝胆外科创新、持续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将“以心换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使该病区的医患关系变成令人称羡的水乳交融般融洽。
 
背景链接
    2012年7月13日上午,衢州市人民医院郑树森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揭牌仪式在市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标志着衢州市首家市级医疗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落户市人民医院。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是市人民医院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意见以及浙江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与中国工程院及高校院所的合作,“柔性引进”高端领军型人才,促进医院与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达到推进科研创新、加快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医疗科研水平的目的。
 
科室名片
    衢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是衢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现有床位 48 张,医护人员25 名,其中高中级以上职称人员9 名。拥有省“151”、市“115”工程人才及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衢州市名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外科学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 2名。近年来有省、市立项课题8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共5项。
 
采访手记
    这篇稿子的采访,断断续续,历时很长。工作在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真的很忙,每天早上8点之前必须到岗开交接班的早会,早会后马上开始分组查房,给住院病人配药、输液,书写一大堆的医嘱,做生活护理和个人卫生的清洁,与需要手术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手术前的交流和谈话……
    一旦站在手术台前,这个时间则更不是医护人员自己所能控制的。做一整天的手术,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是常有的事,这对他们的体力和毅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在采访肝胆外科的医生过程中,我们的采访经常被迫中断,因为病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我们只能趁他们工作间隙抓紧时间,时续时断地进行采访。
    一位外科女医生对我们说,工作十几年来,平时除了上班和加班,还要千方百计挤出一点时间,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学习。现在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更新发展得很快,稍有放松,就可能掉队。“平时对家庭的关照做得很不够,女儿都十来岁,但对她在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陪伴,所花的时间真的很少。”
    在采访中,他们也和笔者谈了很多在医患关系中,遇到的无奈和无助的事情,流露出他们内心的种种忧虑和感慨。感到他们真是一群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把能治好患者的病,让病人及家属满意,视为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和成就。
    从采访肝胆外科这个团队身上,笔者感触到虽然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相互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