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劝捐员的坚守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腊莎 刘东升 点击数:4329 更新时间:2015-10-27

  “滴……滴……滴……”在市人民医院的ICU里,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正在工作着,25岁的倩倩(化名)躺在病床上,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这个年轻女孩再也没有醒来。
  门外倩倩的父母和哥哥坐在门口抱头痛哭,医生刚刚宣布,他们的女儿已经救不回来了。“留也留不住了,那就去帮助更多的人吧。”倩倩的父亲站起身来,看着已经毫无意识的女儿,深情凝视了最后一眼,在人体器官捐赠表上签了字。随后,已哭成泪人的妻子和儿子,也签下了“同意器官捐献”。
  这是衢州36例器官捐献中的其中一例,时隔一年,市人民医院ICU主任张伟文仍然记忆犹新,依然满怀着对患者及家属的感动之情。张伟文是一位医务人员,也是一名人体器官协调员,同时也是衢州生命接力团队中的一员。
  何为生命接力团队?在器官捐献事业中,活跃着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他们就是器官捐献协调员,也被称为器官劝捐员。走进他们的世界,或许能对目前器官捐献面临的现状与困局窥一斑而知全豹。
  喜获重生,但仍有许多生命在等待
  一边是悲伤地离去,一边是重生的喜悦,生命接力,承受的是生命之重。
  33岁的陈燕(化名)没有想到能够迈过人生这一道槛,她患尿毒症7年,这些年,她一边在医院做透析治疗,一边等待肾源。终于,医院通知她有合适的肾源,她立刻来到杭州医院进行移植,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开始了第二次生命,有了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在全国,有一部分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和陈燕一样幸运,生命得到了延续,但仍有大量患者在等待中挣扎在死亡线上。据统计,每年约有150万人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而仅1万人能如愿得到移植,供需比例只有1:150。
  以肾病、肝病为例,我国每年有等待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约100万人,终末期肝病患者30万人,而每年进行的移植器官手术仅约1万人次,这个比例仅为130比1,大量病人只能对器官翘首以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是中国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他说:“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正在排队等待的患者还有许多,其中三分之一是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症患者。”
  郑树森说,医院应该在器官捐献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各医院一定要知道潜在捐献者,比如交通意外、脑死亡等,都应该动员他们捐献。要知道,大医院要做器官移植的病人非常之多,我们也非常着急,却无能为力。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能抢救更多的病人。”
  压力很大,劝捐不是容易的事情
  医务工作者,最先接触到患者,最了解患者情况,他们最能发现符合捐赠条件的患者。因此,作为向器官捐献者家属开口,提出捐献器官建议的“第一人”,他们承受的压力之大毋庸置疑。
  “很遗憾,患者已经脑死亡了,没有生还的机会了,但器官状态尚可,你们是否考虑过器官捐献?”这样一句试探性的话语,换来的往往是患者家属冷漠的眼神。
  “作为人体器官协调员,主要工作是动员患者亲属能够接受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的理念,在患者去世后把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病人,让其获得新生。”张伟文坦言,这份工作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并非短短几行字就能够描述得清楚。
  “在患者脑死亡但身体还活着的情况下,我们要开口跟患者亲属去讨论死亡、提出器官捐献,面对即将逝去亲人,正在悲痛中的家庭,这显然是让他们痛上加痛。”张伟文说道,可是一位捐献者平均可以救3.5个生命,他们必须去和患者亲属沟通,就算大多数时候都被拒绝,甚至遭到咒骂。
  张伟文回忆道,有一次,一位先生遭遇车祸,他哥哥提出要在弟弟逝世后捐献器官,但需要做父亲的工作。当时同去的还有省级医院的评估专家,会诊的意见是患者已经没有救治希望了。患者父亲在听了评估专家对病情的会诊意见后,拒绝给我们动员器官捐献的沟通机会。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放弃,继续沟通,计划第二天去他家动员。结果患者父亲发了狠话:“你们敢来我家,我就敢打死你们!”
  “沟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那种整个家庭沉浸在悲伤、绝望、无助的情况下。”张伟文说,很多时候,他们得到的是亲属不理解的眼神和狠狠的拒绝。
  生命接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在协调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家属对捐献的理解,他们会把器官捐献和器官买卖相混淆。”衢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吴菲对记者说,曾有人直接打电话来问器官捐献能拿多少钱。
  吴菲作为一名人体器官协调员,参与了每一例器官捐献。她说,每一例成功的背后,至少就有五例失败,被拒绝时的恶言相向,也主要是以为他们这种行为是在买卖器官,是对死者的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其实,协调员是最能够理解患者家属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敬畏生命。“只要有捐献的案例,就说明我们正在面对一个生命的消逝,一个家庭的悲苦。”吴菲说,虽然亲属已经知道并接受患者病情危重,没有救治的希望,要离开人世的事实,但是即使在完全靠机器和药物的维持下,多感受一刻患者的体温和心脏的跳动,都会让他们觉得患者还在身边。“每当亲属做出捐献的决定,我们真的是既难过又被深深的感动。”
  所以一个协调员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动员和劝说,更多的是给予悲痛中的家庭以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站在捐献者家庭的角度,提供细心的帮助和服务,做捐献者家属的贴心人。逢年过节,协调员会定时给器官捐献者家庭打电话回访,表示问候和感谢。“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和传统的民间习俗在做工作,要获得捐献者家属的认同,需要付出无数以心换心的努力。”吴菲说。
  生命接力团队,他们在器官捐献者和移植等待者之间架起一座生命之桥。他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珍爱每一份爱心,他们为了挽救更多的器官衰竭患者,为了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助人的心愿,一直在默默地付出,他们时常见证死亡与新生、绝望与希望、放弃与坚守、欣慰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