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3.8名儿童中毒而亡 把好入口关防食物药物中毒

文章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曹敏 点击数:4590 更新时间:2019-07-09

去年暑假的一天,衢州王女士抱着4岁的女儿冲进衢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任凭大家大声呼喊,宝宝依然“睡”得很香。原来是孩子误服了冰箱里一整瓶的安眠药。

该院急诊科医生崔益明介绍,中毒既包括食物中毒,也包括药物中毒。暑假天气炎热,病菌很容易滋生,如果孩子不小心食用了过期、冷的或隔夜的食物,极易引起食物中毒。现在的药品包装盒以及药丸等都做得比较漂亮,花花绿绿的像极了孩子们经常食用的糖果,小孩分辨能力差,很容易把药丸当成糖果服用,轻者上吐下泻,重者危及生命。暑假是儿童食物药物中毒的高发期,今年从6月开始,该院急诊科已接收意外伤害患儿30多例,其中有5例中毒。

数据显示,儿童中毒已是中国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都有上千名0~14岁的儿童中毒而亡,平均每天就有3.8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每5名中毒的孩子中,就有2名是药物中毒,其中80%是因误服导致。

崔益明表示,城市儿童误服药物和清洁剂中毒较多,药物中家庭常备药品,如降压药、抗精神病药、止泻药等最为多见。而农村儿童误服农药、灭虫药、工业用盐等中毒较多。孩子中毒的原因多半是家长没有将物品放置正确,甚至“张冠李戴”,将农药等装在可乐瓶中,导致孩子误以为是饮料喝进肚子。因此建议家长将家中药品、化学用品尽量摆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强酸碱、农药等有毒物品要上锁,切勿将不可服用的物品装在食品包装内。

当儿童发生中毒后,正确处理非常重要。如果是误服有腐蚀性的物品,首先要保护肠胃,可以大量饮用牛奶或蛋清,对食道肠胃等形成保护膜,减少对内脏的腐蚀伤害;如果是误服有毒害物品,并且患儿神志清醒,可采用催吐的方法,用手指划动喉咙深处,促使患儿将有毒物质吐出;但是如果患儿神志不清醒时切勿催吐,以免吐出的物质卡住食道或呼吸道,引发窒息。这时需要送患儿到就近医院洗胃,而不要刻意送往大医院。因为时间一长,毒性物质就容易从胃里流到血液里去。对于误服剧毒药物中毒的患儿,及时洗胃非常关键。送医的同时,最好带上孩子误服的药物或包装盒等相关资料,有利于医师对症治疗。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法就是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提倡夏季清淡饮食,少吃油腻和生、冷食品,不要采集、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准备两套刀、砧板,分开制作生熟食品;使用冰箱冷藏食品时,生熟食品要分层放置,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天热食物容易变质,吃不完的食物最好及时倒掉,避免隔夜。家长还要监督宝贝们少吃垃圾食品和冷饮。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建议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