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病患如亲人 用爱守护这份职业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徐晓波 点击数:7767 更新时间:2012-07-10

    娇小的个头,但在患者和同事眼中,她却有着敏捷的身手、超乎常人的体力,以及把病人当亲人的爱心,这就是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从事护士的80后女孩李芝萍。
急诊科的忙碌不言而喻,正如李芝萍形容的那样:“这是一个紧张与忙碌相互交织的舞台,更是一个汗水与泪水不断流淌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虽然忙,但李芝萍却乐在其中,她在用爱守护着这份职业。或许,李芝萍的美便在于此。
病人把她当闺女
  2011年的一个夜晚,李芝萍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男性病人,病人的精神状态很差,他的妻子一直陪在身边。经过治疗,这对中年夫妻便回去了。
  随后,每隔一两周,李芝萍总能看见这对夫妻相互搀扶着来看病,在诊疗中,他们也非常配合李芝萍的工作。在输血过程中,李芝萍和夫妻俩唠起了家常,了解到,他们有个儿子在外地当兵,不想告诉儿子病情免得他担心。家住农村的他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还得负担昂贵的升红细胞的药物和输血费。得知这一情况,李芝萍向科室领导说明了这位病人的境况,希望医院能够帮他们一把。
  以后诊疗的日子里,看见这对夫妻,李芝萍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当他们治疗时身上钱不够,李芝萍会主动借钱给他们。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医院也免去他们的部分治疗费用。
  随着这位病人病情的加重,需要输血的量也越来越大。而正值血站血液告急,一天,李芝萍刚下夜班就跑去献血,可是采血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她体重没有达到献血标准,拒绝给她采血。
  于是,李芝萍想到了她的同事,她跑回科室做起了同事的思想工作,“你去献血,我请你吃饭。”李芝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组织了5个人一起去献血。
  自那以后,这对夫妻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亲切地称呼李芝萍为“闺女”,还会经常把自家种的水果拿过来给医护们分享。一年多后,由于病情已无法控制,在病床前,李芝萍看着他那苍白浮肿的脸,心里很难受。
  一天,一位军人来到急诊科,说要见见李芝萍,他就是那位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儿子,他特地来医院,就是想对李芝萍表示由衷的感谢。
她把病人当亲人
  2010年5月的一天,一名“三无”男性患者被120救护车送到了急诊科,当时病人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四肢不停的抽动。看到这种情况,李芝萍迅速上前将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接过护生手中的压舌板,利索地置入病人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接着马上给他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用药……几分钟后,患者抽搐终于停止了,脸色转红润了,呼吸平稳了。
  随后,李芝萍又端来温开水,开始给患者擦拭全身,换下被大小便浸湿的散发着难闻臭味的衣裤,换上干净的病人服。安置好病人后,李芝萍拿起患者换下的衣裤想要明确患者的身份,但是搜遍了所有的口袋都没有找到任何的证件和线索。
  患者意识不清,病情又比较严重,李芝萍心想:他的家人找不到他肯定很着急。随即,拨打电话联系医院,通过医院联系媒体帮忙寻找家属,又请民警帮忙寻找线索。
  随后几天,李芝萍每天给患者从鼻饲管里喂食、喂药、翻身、拍背……几天后,经过多方帮助,终于找到患者家属。当家属看到患者被照顾得如此之好,就拉着李芝萍的手深情地说:“他身上一分钱没有,你们还尽心治疗,更没想到你把他照顾得这么好……”
  在李芝萍从事护士职业的5年时光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紧张的急诊科,每天都在继续着一场场生命的博弈。在这里,能够唤起生命的希望,能够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生命的博弈者,就是千千万万像李芝萍一样用爱守护这份职业的白衣天使们。
  正如她在QQ空间里写下的这句话:“这份与挽救生命有关的工作,让我变得如此可爱,但每次成功挽救病人生命之后,她们将绽放这个城市最美丽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