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射频消融术解析

文章来源:肝胆外科 作者:詹银楚 点击数:5374 更新时间:2013-06-01

    原发性肝肿瘤和转移性肝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随着肿瘤治疗生物学观念的改变,及现代高科技技术向医学领域的渗透,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肝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中射频消融术由于其可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而备受关注。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定位,及引导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和肿瘤。其原理是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时,通过电极针使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并随时间向外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热凝固坏死和变性。这种效果近似于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效果。同时实现了肝癌治疗的微创化和根治的目的。射频消融治疗既可经皮穿刺进行,也可在手术中或腹腔镜下进行。
  射频消融术的优点
  射频消融术在治疗肝肿瘤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它不需要开刀就能进行肝肿瘤的治疗。术后只需在进针皮肤处贴一块“创可贴”即可。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
  同时,射频的电极针只涉及直径最大5cm范围,对其余的肝组织影响不大。此外,该术可事先预测凝固灶毁损形态,可精确地毁损实质性器官内的肿瘤,而肿瘤周边正常肝组织受到的损伤较小,既不危及患者的生命,又减少了对身体损伤,这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尽量保存有功能的肝组织是很重要的。
  所以该方法比较适合小肝肿瘤和多发的肝肿肿瘤,有严重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病人,病人治疗后的反应小,在体外穿刺或腹腔镜下射频治疗的病人,术后观察1—2天就可以出院休息。
  术后如何随访
  肝肿瘤在治疗之后存在复发转移的问题,因而对于肝肿瘤的处理就不仅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肝移植等治疗措施,同时也应包含治疗后的定期随诊观察,实际上后者对于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从目前看来,选择适当的长期影像学随访十分重要。当前常用的随访检查程序为:治疗后一个月CT或MRI(包括增强扫描)检查,如果发现残留病灶,则立即重复治疗;随后于1个月、3个月复查,然后间隔3—6个月复查,期间如发现残存或复发瘤灶,则给予治疗;如果在治疗后6个月以上无残留病灶发现,则可间隔6—12个月复查,在此阶段可认为是临床治愈。
  另外,也不能忘记每次复查时的肝功能、AFP水平、乙肝病毒水平、血常规等检查,掌握肿瘤之外的全身及基础疾病情况同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