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肿瘤离我们远一点

文章来源:衢州日报 作者:腊莎 曹敏 点击数:3929 更新时间:2017-04-19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如何预防肿瘤?如何抗癌防癌?在这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请衢州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的专家们为我们答疑解惑,消除恐惧,防患于未然。
    癌情依然严峻,
    但已有企稳的迹象
    根据衢州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恶性肿瘤统计数据,2016年衢州市共报告恶性肿瘤8599例,发病率为334.66/10万,较2015年(316.14/10万)有所提高。其中男性4486例,发病率341.88/10万,女性3608例,发病率289.08/10万。近五年来,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达到高峰,随后有企稳的迹象(见表1)。
    在这份癌情报告中,不同年龄、性别发病情况各有不同。2016年衢州市恶性肿瘤患者主要集中在40~84岁年龄段,共7549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患者的87.79%。男性65~69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共760例,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数的15.92%;女性50~54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共525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13.73%(见表2)。
    在年龄分布上,2016年衢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20~24岁年龄组开始上升,35~39岁年龄组急剧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男性、女性有所差异,其中男性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女性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50~54岁年龄组以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男性,之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016年衢州市肺癌报告发病数位居首位,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总数的21.68%,发病率为72.54/10万;大肠癌、肝癌分列第二、三位,分别占8.38%、7.84%,发病率分别为28.06/10万、26.23/10万(见表3)。
    男性发病率前三位依次为肺癌、肝癌和大肠癌,发病率分别为99.50/10万、39.63/10万和32.64/10万;女性发病率前三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和宫颈癌,发病率分别为47.65/10万、44.30/10万和23.59/10万(见表4)。
    “我们从未停止过对肿瘤预防
    和规范性治疗的脚步。”
    根据衢州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统计,医院收治的病人年龄大多在55至75岁之间,这与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基本符合。在衢州市每年新增的肿瘤患者中,将近一半在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面对着如此严峻的肿瘤发病形势,市人民医院院长、衢州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陈震宏坦言:“在防癌、治癌上,我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无论是设施设备投入,还是在人才配置上,都紧紧围绕着肿瘤的综合性、规范性治疗开展。”
    陈震宏指出,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不能认为是局部疾病,所以医院一直强调肿瘤的综合性和规范性治疗。在诊断和治疗前,都要求MDT(多学科协作模式),内科、外科、放疗、病理、放射、B超等多学科联合讨论后才能决定患者的整个治疗步骤,以提高肿瘤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保障肿瘤的规范性治疗,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一直在持续加大人才团队建设的力度。与浙医二院以及国外等高水平机构的肿瘤中心合作,让人员培训更加专科化、专业化,从而提高肿瘤诊治的综合水平。在设备投入上,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磁共振、CT、超声内镜、B超等检查、检测和放疗设备,对肿瘤的治疗分期更加明确。据介绍,医院下一步将争取李嘉诚基金提供的“宁养院”建设项目,专门针对晚期癌症患者,为他们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一系列关于肿瘤诊治的体系建设上,市人民医院始终在加速推进中。
    据衢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衢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吴善水介绍,医院一直以来都将肿瘤作为一种慢病在进行宣教,在肿瘤预防和健康宣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将患者及患者家属等非专业人群作为受众对象的健康大讲堂已开展多年且形成体系,根据主题每月定期开讲,有详细的年度计划。再比如成立各类肿瘤俱乐部,不让肿瘤患者感到自己是在“孤身奋战”,在防癌、抗癌上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今年肿瘤防治周的主题就是加强健康教育,今后我们也会一贯坚持健康宣教原则,把肿瘤防治的内容作为宣教重点。”
    关于癌症,
    不得不知的几件事
    一名25岁的患者令人扼腕叹息,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因为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从来没有定期做血液检验和彩超等检查。尽管住院前半年身体发出了不良“信号”,也没能引起他的注意,他把腹部隐痛当成了“胃病”,病情延误了半年多,直至肿瘤破裂导致腹部剧烈疼痛才来院全面检查,结果已到了肝癌晚期,一个年轻的生命仅仅维持了42天。
    这样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大家普遍缺乏对肿瘤的认知。在癌症频发的今天,你有没有关于癌症方面的认知误区?为此,我们请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郑勤红给我们讲解些癌症小知识。
    癌症会遗传吗?
    你可能听说过某些家族中多个成员因同种癌症而死,但他们之间的遗传关系并不明确。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因为自己母亲因乳腺癌去世而提早切除双乳腺以降低发病率。癌症真的会遗传吗?其实被遗传的并不是“癌细胞”或者致癌“因子”,而是某种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或者易致癌的生活习惯。但某些遗传因素确实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机率,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等,但真正直接遗传的癌症则非常罕见。
    环境污染会导致癌症吗?
    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确实有癌症密集发生的可能,比如化工厂污染土壤、造纸厂污染水源、钢铁厂排放废气、核辐射污染等。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并不一定会发生癌症,但是长期暴露在有大量致癌因素的环境中就可能提高癌症发生的概率。
    癌症可以预防吗?
    可以。1/3的肿瘤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获得治愈;另外1/3的病人可通过姑息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得当可使肿瘤的发生率减少60%~70%。中国癌症基金会提出远离癌症的12条建议如下:远离烟草;预防感染;在正常体重范围内,越瘦越好;每天最少运动30分钟;限制高热量食物;多食果蔬豆谷类食物;减少进食红肉,避免食用加工肉类;严格控制饮酒量;限食高盐食物;不要使用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纯母乳喂养婴儿至少六个月;平衡心态,心理健康。
    肿瘤是一种不治之症?
    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就无法医治了,选择拒绝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早期癌症九成是可以治愈的。晚期肿瘤也可以通过姑息治疗来延长生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要去专科治疗吗?
    肿瘤的治疗讲究多学科合作和全程管理,尤其是初始治疗十分重要。一次不规范的手术或设计不合理的放化疗方案,就可能导致肿瘤残留,或产生耐药性,大大影响后续治疗疗效。所以,有必要呼吁肿瘤病人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尽量不用止痛药,能忍则忍?
    疼痛是影响晚期肿瘤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许多患者因为担心毒麻药不良反应、成瘾等问题,错误地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止痛药。专家认为,止痛无害处、止痛增信心、止痛亦安全、止痛不成瘾、止痛无极量。对待癌性疼痛,主张尽早、足量、定时、个体化给药。
    秘方神药、偏方能治肿瘤?
    不少肿瘤病人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秘方”和“偏方”,甚至求神拜佛,以求奇迹发生。中医药治疗某些方面的疾病是有效的,但多数中成药在肿瘤治疗上只能起辅助作用,如果想单靠某种中成药来治疗肿瘤就大错特错了。只能说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正规治疗后,可考虑中医来调理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等。
    常年居癌症榜首的肺癌,
    如何防治?
    据统计,2016年衢州市共报告肺癌1864例,发病率72.54/10万,居全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肺癌在中国也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年发病率高达35/10万,死亡率也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衢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田明庆指出,肺癌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可减少肺癌的发生。
    目前认为,吸烟、接触致癌物质、空气污染是导致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田明庆主任建议大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肺癌风险:
    1.戒烟。研究表明,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肺癌危险。
    2.少接触厨房油烟。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接触油烟:(1)改变烹饪习惯,不要使油温过热,炒菜时油温尽可能不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极限)。(2) 烹饪过程中做好厨房的通风换气,烹调结束后最少延长排气10分钟。(3)多使用微波炉、电炉、电饭煲、电烤炉等厨房电器产品,减少厨房内的空气污染。
    3.使用环保装修材料,在家常通风。 
    4.出门少开车,雾霾天气勤洗口鼻,外出记得戴口罩,回到家后一定要及时洗脸、洗手、漱口、清洗鼻腔。
    5.呼吸新鲜空气“清洗”肺部。每天清晨、中午或睡前到空气清新处深呼吸,只要每天坚持,可保持肺部清洁。
    6.多吃水果。如多吃苹果和胡萝卜等,研究发现多吃苹果的人,得慢性含痰咳嗽的机会比少吃的人要低33%。
    7.预防慢性肺部疾病,原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应坚持治疗。
    发病率迅速上升的大肠癌,
    该拿你怎么办?
    根据疾控中心数据,2016年衢州市共报告大肠癌721例,发病率28.06/10万,位列全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那么哪些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如何尽早发现蛛丝马迹? 
    衢州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林水泉指出,大肠癌与饮食习惯有关,动物蛋白、脂肪摄入过量,患大肠癌几率就会升高。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多发性结肠息肉、慢性肠炎、肠道有绒毛管状腺瘤等人群也是大肠癌高危人群,易发生癌变。高危人群需警惕日常大便情况,如果便血,大便变细或形状不规则,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不净等情况,就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做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风险。除大便异常外,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
    该如何预防大肠癌?第一,“吃货”适可而止。我们要记住,吃得过多,营养过剩。第二,告别“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回归传统。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肉、蛋、蔬、水果为辅,这是非常健康、合理的饮食。第三,守住“鲜、野、淡、杂”4字诀。“鲜”指多吃新鲜食品,“野”指吃天然蔬果,“淡”就是少盐少油少肉,“杂”则是吃尽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哪些肝癌误区,你知道吗?
    根据2016年衢州市最新恶性肿瘤的统计数据,肝癌发病数仅次于肺癌和大肠癌居第三位,在男性发病率中处于第二位,发病率为39.63/10万。衢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姜仁鸦指出,在对肝癌的认识上人们通常存在四大误区:
    误区一:没有肝炎,不会得肝癌。在我国大多数肝癌与肝炎病毒有关,此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反复胆道感染等因素也与癌变有关。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得肝癌。
    误区二:肝癌是绝症,无法治疗。 早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可通过手术、射频、移植等有效手段进行控制,存在治愈的可能。对于不能切除的肝癌,可通过多种姑息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三:早期肝癌做手术不如保守治疗。早期肝癌应接受根治性治疗,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50%~70%,远远优于其他保守治疗的效果。
    误区四:肝癌切除后已痊愈,不需复查。虽然早期肝癌切除后的效果很好,但肝癌切除后仍可能复发。
    乳腺癌的全程管理, 
    你我共同参与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2016年衢州市共报告女性乳腺癌598例,发病率为47.65/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并且发病率在25~29岁年龄组开始明显上升,65~6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因此,积极推广乳腺癌相关知识,提升公众对于疾病的认知,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有着重大意义。
    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副主任王文武相告:“现代医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对于早期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现在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也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可选择不同的精准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治疗要有全程管理的理念。”王文武强调,无论早期或晚期乳腺癌,都要坚持“全程管理”的科学治疗理念,分类分型选择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坚持维持治疗,并做好自我管理。患者家属要在生活上及精神上给予患者充分的照顾和鼓励,缓解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作为一个特殊的疾病,乳腺癌诊疗需要以多学科规范化诊疗为基础,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全面认知,集患者、家庭、医疗机构、政府、社会等各方合力,以取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注甲状腺,
    别让它偷走您的幸福
    “女性一生中可能有70%的人都会被发现甲状腺结节。”衢州市人民医院乳甲外科主任吴荣兴指出,多数甲状腺肿瘤通过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即可在早期被发现,且多数不需要手术。
    那么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呢?吴荣兴建议: 1、尽量避免儿童期头颈部X线照射;2、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稳定,心态平和,这是预防的关键所在;3、饮食中适当进食含碘食物,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多吃新鲜蔬菜;4、尽量少吃保健品,因为其中还有很多激素类物质;5、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6、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当积极接受治疗;7、颈部发现肿块时积极到医院检查随访。
    目前治疗甲状腺肿瘤主要有四种手段:手术、碘131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
    多年的临床经验,吴荣兴主任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案例,有些不该手术的手术了,有些不该忽视的忽视了,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也有些没有定期随诊,放之任之,最后导致悲剧发生不可挽回。吴荣兴提醒大家要关爱甲状腺,避免防治误区。
    误区一:甲状腺结节跟碘盐有关系吗?甲状腺结节与碘摄入的关系需要分类看待,碘摄入的来源与饮用水、食物、碘盐都相关。低碘和高碘都会引起甲状腺结节。
    误区二:甲状腺结节与钙化,道听途说,过分紧张或置之不理,这都是不对的。吴主任反复强调:甲状腺结节随访观察很重要,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在诊断钙化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定期复查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误区三:很多人认为1cm之内的甲状腺癌是早期癌,甚至很多非甲状腺专业的医师也这样告诉病人。其实这是不对的,很多甲状腺癌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引起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所以提醒大家:专科的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来治疗,切莫病急乱投医。
    误区四:有些人以为甲状腺癌手术以后就万事大吉了,甚至刻意回避隐瞒,这是不对的。甲状腺癌术后要定期复查,了解甲状腺功能,评估肿瘤及淋巴结情况,有些病人还需要药物控制。
    前列腺癌,
    “大人物”都没能逃脱的疾病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两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吴作栋、资本大鳄巴菲特,传媒巨头默多克、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将军、日本明仁天皇以及前首相森喜朗,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人物”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曾患前列腺癌。这从侧面反应了前列腺癌发病率高这个事实。那前列腺癌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呢?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衢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万里军说,前列腺癌患者早期大多无任何症状,等出现血尿、疼痛或尿潴留的时候,大多已经是疾病的晚期。在推广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之前,超过一半的病人是首先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然后才发现前列腺癌。幸运的是,前列腺癌有特异性很强的肿瘤标志物,就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定期化验PSA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重要途径。”万里军特别强调,目前国内已经推荐50岁以上的男性,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每年查一次PSA,并找专科医生做直肠指检,多数情况下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早期确诊的前列腺癌,是可以通过根治手术等方法治愈的。我们可以看到,治疗多年的默多克还与邓文迪在法庭上唇枪舌战,巴菲特现在也依然是遨游在资本海洋中的“股神”,新加坡的前任总理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以后两周就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前列腺癌的治疗似乎对他们的工作、生活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但要知道,他们发现的时候都是早期前列腺癌。”万里军相告,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预后也不如早期前列腺癌那么好。

    绝经后阴道流血,

    当心子宫内膜癌

    有些女性明明已经停经好几年,又出现阴道流血,是“返老还童”了吗?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徐金贵说:“绝经后阴道流血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绝经女性有出血情况,切忌不要在家呆着让血自行停止,或者在疾病没有查明时吃点中药,此时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

    郑阿姨今年近60岁,长得很魁梧,身高160cm,体重却有210斤。已绝经5年多,最近出现不明原因阴道流血,而且量还不少。除阴道流血外,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感觉应该没什么危险,在家呆了20天血还是不止,才来到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做宫腔镜检查后,发现是患了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第二大肿瘤。近年发病率的升高可能与人均寿命延长、肥胖代谢性疾病增多等有关,平均发病年龄在55岁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有近70%患者发病于绝经后,绝经后出血是患者最重要的症状之一。也有一些女性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晚期侵犯神经可能出现下肢腰骶疼痛等。绝大部分子宫内膜癌需手术治疗,还需根据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考虑是否进行手术后的放化疗。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子宫内膜癌手术后需终生随访,即在术后3年内2-3月随访一次,3年后6个月随访一次,5年后一年随访一次。随访的目的是为了早发现复发,可以尽早治疗。

    鼻涕带血、单侧耳闷等,

    警惕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近两个月来,王大伯经常在清晨起床时出现鼻涕中带血丝,有时候还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开始他以为是天气干燥引起的鼻出血,并没有太在意。但是,两个月下来,情况没有好转。于是,王大伯来到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给他做了鼻咽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最后确诊为鼻咽癌。

    无独有偶,三月前徐大伯“感冒”后出现一侧耳闷,没有重视,自服消炎药,认为“感冒”好转后耳部不适也会好转,但是3月来耳闷并无好转,听力下降明显,并出现鼻塞、头痛症状。徐大伯就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查过鼻咽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

    这个结果让两位大伯十分吃惊,只是鼻涕带血、感冒后耳闷而已,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曾出现过,怎么就是鼻咽癌呢?

    为此,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兰金山提醒大家,如果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发现有鼻子回吸性涕血、单侧耳闷、鼻塞、颈部淋巴结肿大、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等这方面的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做鼻咽镜检查,以排除患鼻咽癌的可能。

    兰金山指出,鼻咽癌的防治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居住在我国南方各省,或有鼻咽癌家族史者,定期检查亦是重要的预防方法。鼻咽癌发现越早,预后越好;发现越晚,治愈可能性越小。

    放疗,隐形的手术刀

    放疗与手术、化疗并称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常用手段,哪些需要我们了解?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何慧娟介绍了几点。

    放疗为什么需要分多次来照射?因为分次治疗有利于正常组织的射线损伤修复,有利于增加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肿瘤放疗的效果。一个常规的放疗计划是每周照5次,持续4到7周时间 。

    大部分接受放疗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通过适当的处理及随着放疗的结束,这些不良反应通常都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不过,务必与主管医生讨论你经历的任何不适感,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一些潜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以减轻症状。

    放疗另外一个常见的副作用是疲乏,患肿瘤本身会造成疲乏,出现嗜睡等症状,放疗可能会加重这一症状,并可能会在放疗结束后持续数月。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逐渐帮助恢复,如充分休息,多喝水,适度的活动等。

    另外需要记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均衡的膳食,努力照顾好自己,并尽可能多地从医生及亲人朋友那里得到各种需要的帮助,这些都有助于疾病治疗和恢复。

    少吃能“饿死”癌细胞?

    不能,会加剧病情

    营养越好,肿瘤生长得越快,所以宁愿自己吃得少一点、素一点,甚至用断食的方法,把肿瘤细胞“饿”死。这个做法可取吗?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毛春英相告,“饥饿疗法”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加重病情。

    我们知道癌症患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50%的癌症患者在诊治时体重下降超过10%,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抗肿瘤治疗效果,影响预后和总体的生存期。在进行放、化疗时,其毒副作用也往往比营养状况较好的病人大,“饥饿疗法”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加重病情。医学上的饥饿疗法主要是指通过破坏和阻断肿瘤血管的形成,来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途经将其饿死,并不是一味饿肚子来达到“饿死”癌细胞。

    那么怎样才能使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呢?毛春英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饮食对策,只要掌握原则,一样能吃得开心又健康。

    一是食物要多样化、均衡饮食,防止偏食及过度忌口,造成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某些营养素缺少,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疾病的恢复。

    二是一切食物均应新鲜,防止霉变、烟熏食品,腌制20天内的食物不要吃,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烹调时避免使用煎、炸、炒,油温不宜过高,热油即可。

    三是病情稳定后多吃水果蔬菜,尽量不吃隔餐饭菜。

    四是关于忌口问题,肿瘤患者是否需要忌口,历来看法不同。有人认为鱼、肉、蛋、鸡等是发物,吃了会加快肿瘤生长,也有人认为粗杂粮好,餐餐都吃,且有人全吃粗粮,实际上这都是不正确的观点。忌口应根据不同的患者和病情,并非所有的肿瘤患者都要忌口。对于含蛋白质高的一些食物还要适当的“多吃”,动物性食物首选是鱼、第二是鸡、鸭、鹅等禽类,排在最后的是猪、牛、羊。

    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由于治疗的原因有些人会有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可以少吃或不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增加一些膳食补充剂和特殊医学食品,这在医院营养科都有配制。

    另外,体重偏轻的癌症患者还应该选用易消化的主食,并增加餐次或服用全营养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甚至预消化的全营养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等。千万不可轻信饿死癌细胞之说,要吃饱吃好了才有力气跟癌症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