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衢医精神,叫敬业

文章来源:衢州晚报 作者:腊莎 曹敏 吴凯媚 点击数:4757 更新时间:2018-10-19

    “纵使风雨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改变不了衢医人的初心。”市人民医院老衢医人、放射科老前辈吴渭贤医生伴随医院走过41年,如果让他用两个字来形容衢医精神,那便是“敬业”二字。
    吴渭贤医生今年65岁,1977年入职衢州市人民医院,学的是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吴渭贤对刚入职时的医院印象颇深:“都是旧房子,门诊楼就一层,第二年才改造成了4层楼,病区也只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四个病区,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谈及旧时光,吴渭贤忆起了以前工作时的情景。“以前我们透视、拍片、造影都在一个简易房里,片子都是我们一张张手工洗出来的。碰上冬天水温太低,就要先去锅炉房挑开水,把水温热,再洗出片子;碰上下雨天,就把家里的吹风机拿来吹片子;冬天病人来拍片,我们会在那个房间里暖炭炉,这样病人就不会太冷了……”一幕幕工作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吴渭贤的脑海中展现出来。
    1989年,吴渭贤从北京进修回来,在衢州最早开展介入放射治疗,大咳血、泌尿系统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危重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通过介入治疗来急救。因此,多年来吴渭贤始终随叫随到。
    在一个深夜的大雪天里,吴渭贤刚进家门,就接到医院的电话,说有一位肺结核大咳血的患者需要手术。吴渭贤立即转身骑上电瓶车赶往医院,双手冻得又红又痛,来不及感知自己的痛感,吴渭贤就朝手术室奔去。“病人随时都会来,所以医生都是随时准备的状态。”吴渭贤说,救治患者是头等大事,当时每位医护都是这个想法。
    1994年至1997年,吴渭贤还有过一段援非经历。“两年多来,我们远离祖国和亲人,在艰苦的非洲,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如果没有为国出力的崇高使命感,援外工作就会失去动力。”作为援助当地医院的唯一一名放射科医生,每天除了要负责给病人下诊断外,还负责给当地的医生讲授最新的医疗知识以及医疗规范。虽然当地的工作环境艰苦,但中国的医疗团队在当地颇受欢迎,走在路上,常有当地居民和他们打招呼。
    “当地人的热情让我感觉到的,既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也有当医生的成就感。”吴渭贤表示,他十分珍惜在非洲工作的宝贵经历,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身上肩负的责任。
    从非洲回来后,吴渭贤曾多次被其他单位“点名”要人,想让他弃医从文,但都被他拒绝了。“我们这个专业的人比较少,当时科室里只有7个人,我喜欢搞业务,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回到放射科。”吴渭贤始终认为,自己搞专业对老百姓的贡献会更大。吴渭贤代表的老一代衢医人,不仅有着对医学坚定的内心,更有着刻苦钻研的精神。
    70年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医院涌现出一拨又一拨深受患者爱戴的当代名医:龚香莆、石全成、祝蔚文、邵德隆、卢幼石……他们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享誉三衢。“我在医院工作已经41年,经过一代又一代各级领导和医护人员的艰苦奋斗,我们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见证了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史。在一代又一代衢医人身上都能看到一种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患者的敬业精神。”吴渭贤说道。
    峥嵘岁月共见证,七十华诞谱新篇。作为老一辈衢医人代表,吴渭贤希望,医务人员要承前启后,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诚信为人,踏实做事,学一行、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